有教无类,读音yǒu jiào wú lèi,指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亦可指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孝顺,有的不孝,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
要弄清楚什么叫“有教无类”,得先弄清楚“有A无B”这种句式。这种句式在汉语中有四种意思:
1、只有A,没有B,比如有勇无谋、有名无实;
2、有A,没有非A(B),比如有增无减、有过之无不及;
3、既有A又没有A,比如有意无意、有一搭没一搭;
4、如果有A,就没有B,比如有备无患、有恃无恐。
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扩展资料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性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众生一体都有善性”的理论。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就是: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没有高下贵贱之分. 孔子的学生中就是各种阶层的人都有,所以他主张有教无类。
是孔子提出的;正因为他提出这个,他的学生有好的有坏的.什么样的人都有.72个贤人都是他的学生.
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的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7]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本义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的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就说明了后一点。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8]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决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现代教育,我且称之曰“精英教育”。顾名思义,在这种教育体制下,一小部分“精英”占有了社会的全部或大部分教育资源,但是更多的人却一直被漠视!他们努力着,却从不被重视!随着这种“精英教育”的发展,“有教无类”教育平等的呼声越来越大!
“有教无类“是孔子创立儒学的根本宗旨。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意识到“有教无类”的重要性了。在孔子建立私学以前,学校大多是为少数贵族开的,就一般的老百姓而言那只是一场“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我认为孔子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顺应了时代的发展,率先创立规模庞大的私立学校,而且率先提出了“有教无类”这样进步的思想,这为当代乃至未来的人们树立了楷模,也为后代人们指明了方向。
孔子创立的学校,没有院墙,没有华丽的装扮,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门卫,甚至连最基本的固定的教室也没有,更没有收门徒弟子的严格的界限。孔子的生源也因此变得非常广泛。他说:“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篇》),意思即只要亲自来送十条干肉为薄礼的人,只要有心向学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只要自己能照顾自己,就能进入孔门。也正因为这样,孔门中才会出现了各行各业各个等级五花八门的人物,入师门后还从事各类型职业的人也有。孟懿子、南宫敬叔等属于贵族;仲弓、子张、伯牛等属于“贱人”;一贫如洗的如颜渊,富裕善贾的如子贡;有野人子路;更有盗贼颜涿聚等……不仅如此,父子二人共处孔子门下的也屡见不鲜,如孔子最疼爱的弟子颜回跟他父亲颜路,曾参于他父亲曾点……
孔子的“有教无类”,更体现在“人人可教”,即人人可学,这是一门大众之学。孔子门下的冉雍,其父亲贱且恶,但冉雍却是个谦谦君子,品性甚好。孔子认为这样的人是连神都不会放弃他的,故收了他为弟子。有这样一个故事,更能体现孔子“人人可教”这一原则:互乡是曲阜城外一个风俗败坏的村落。一天,一个小男孩前来求见孔子。许多弟子都劝说孔子不要接见他,然而孔子还是派人把他喊了进来。出乎意料的是,小孩有礼貌地行礼,说道:“我父亲让我来问先生,小孩到什么年龄才适合上学?”孔子听后高兴地答道:“只要能认字,听得懂我得讲义就行了,没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孔子后来这样对他的弟子解释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论语·述而篇》)。这足以说明孔子有这样思想:只要一个人愿意学习,我们就应该给他这个机会。不管他有过怎样的“曾经”,只要现在的他能把自己收拾得整整齐齐来获得教育得机会,这样好学的学生我们是不能放弃他的!
相对于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中积极有用的部分并没能在现代教育体制下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扬。虽然现在也有许多学校打着“有教无类”的旗帜,但其实却是“挂羊皮卖狗肉”,他们并没有理解到“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具体体现出在如下几个方面:
1、同成绩不同的命运。
学习成绩差、行为不规范的学生几乎每所学校都有。这是每所学校的烦恼,他们经常会遭到老师的漠视,甚至粗暴对待。部分老师把自己班的成绩不如别班的责任归咎到他们身上,他们成了带罪羔羊。他们不仅么没有得到应有的耐心的教导,老师们反而总是一心想将他们“赶尽杀绝”。于是,挖苦、讽刺诸如此类的事层出不穷。这些所谓的差生只能心灰意冷,慢慢的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慢慢的失去对学习的信心,一大批学生因此而毅然辍学!
然而,却又有这样一类学生,成绩虽然跟上一类学生相当,但却往往能依仗家里有钱有权,受到了决然不同的待遇:教师们对他们悉心教诲,好言相劝。一切的一切,却仅仅只是因为老师知道这样有利于他们的前程,他们的未来!
2、不同成绩不同的命运。
这种做法也许是最无奈的,但是却是最普遍的!各个学校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各类统考的压力,迫使着他们使用“名次赛”来提高全校的成绩,从而也提升一下学校的名声或地位。于是,各类型的重点班、尖刀班、应考班等应运而生。这些班里,汇集着学校的骨干教师;这些班里的学生,凝聚着各级领导和家长的注意力和希望……大部分成绩不好的学生只能看着他们,望洋生叹,可望却不可及了!
3、教育资源的独占。
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量本来就不太足够,且这有限的投入却几乎集中被城市里的重点学校所占有,造成的两级分化正逐步的严重。也正因为如此,每年的“择校热”只增不减许多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能进那些所谓的“重点学校”,不惜一掷千金,千方百计的收买人心,助长了不良风气,同时也剥夺了许多学生原该有的权利!
……
眼前这些正一步步深陷的问题,足以令我们望而生畏,这也促以令我们好好反思“有教无类”观念对于现在的现实意义。许多人并未能真正的理解“有教无类”的真实含义。他们以为只要给他们机会读书,实行九年甚至十二年的义务教育,就是“有教无类”了!然而这只是一种保障,一种前提,并未能真正实现孔子“有教无类”的基本宗旨。我们必须加快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重新体现出孔子“有教无类”的深刻思想——平等,不分种族,不分老少的向所有人敞开教育之门,并能用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真正实现孔子的教导——“有教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