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您好!不会追问的具体流程如下:
1、面试一般都包括哪几个环节、步骤?【答】从大的方面讲,可以分为抽签确定顺序、进门鞠躬敬礼、看题思考回答、完毕起身告辞、再次进场听分等6个基本环节,其中最重要的是看题思考回答这个环节。2、您能否把这几道程序详细介绍一下?【答】关于这个问题,有一本书叫《公务员面试实用指南》,是齐绍平先生编著的,里面介绍的很全面、很具体。我估计他也是圈内人。建议你们好好看一下。这里我简要重复一下。第一,抽签确定顺序。具体地说,就是考生在规定的时间进入候考室后,一般是先按要求将手机等通讯工具,统一交到工作人员处集中保存,然后抽签,确定每个人的面试考场、考号顺序。第二,进门鞠躬敬礼。在工作人员喊考号请你进入考场后,一般由引导员送你到考场门口,进门时无须敲门,轻轻推开进入即可。进门后,应当向考官鞠躬致意,说一声“老师好!”,随后在考生桌位前就座。第三,看题思考回答。这是面试中,最关键的环节,它最终决定您的面试成绩。这个环节包含阅读放在桌面上的试题,有的地方是主考官宣读;略作思考,必要时列个大纲目,思考时间有限制;逐题按顺序回答等内容。第四,完毕起身告辞。全部题目回答结束后,应当说一声“回答完毕”,主考官示意或者说“你可以离开了”后,即再次鞠躬,道一句“谢谢!”转身离开考场。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锐才公考】 考官追问的情况有三种。
第一种情况是,有些追问的题目是已经确定了的。题干中先抛出一个问题,待考生作答完毕后,再追问一至两个问题来考查考生对细节的处理。比如外交部的题目“驻外使馆为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组织青年外交官进行一场演讲比赛,领导安排你负责这项工作,请问你怎么组织?追问一:演讲比赛开始以后,有一名种子选手因为工作需要离开,请问你怎么办?追问二:演讲比赛过后,领导要求你用选手的演讲稿制作一个内部学习资料,请问你如何开展这项工作?”这道题目先给出一个组织管理题,要求考生组织一个演讲比赛,而后面两个追问,追问一是一道情境应变题,考查考生面对突发情况的应急应变能力,追问二依然是组织管理题,开展一项制作内部学习资料的工作,从而多角度地考查了考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两个追问的出题模式可以囊括更多的测评要素,也能够更透彻地考查出考生的各项能力,便于全面考查一个考生。
第二种情况是,考官根据考生的作答随机的追问。一般来讲,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考生回答过于简单,只说了不到一分钟就回答完毕,而有很多时间空余。考官就会对考生进行追问“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以此来提示考生再作出必要的补充回答。此时考官对考生进行追问,应当说是对考生的关心,是善意的提醒,并不是故意刁难,给考生压力,因此,考生应迅速领会考官的意思,给予必要的补充,让自己的回答更充分。
第三种情况是考生对问题的作答独树一帜,很新颖,这无意间吸引了考官的注意,勾起了考官想进一步了解的兴趣,所以通过追问希望考生阐述得更加完整。对于这样的追问,考生不要骄傲自满,避免因得意忘形而口若悬河,切记言多必失。
总结了上述三种常见的追问情况,考生又该如何应对考官的追问呢?
建议考生采取如下三种策略:
第一,放松自己的心态。作为一名应试者,在面对考官的“追问”时,不要紧张,更不要害怕,要努力让自己冷静从容。因为有时候考官的追问无形中是在考查考生的心理素质,这也是影响考生面试成绩的关键内容。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先从坏的方面去想,一旦被考官追问,心情就突然紧张起来,甚至忘掉了自己之前的思路,头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但实际上,考官的追问是希望尽可能地选拔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某种角度来讲,是考官对考生的关心和爱护,只要考生认真思考,从容应答,不仅不会扣分,还有机会增加分数。
第二,要以谦逊的态度配合考官的追问,这样做能够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我们发现,在考官追问时,一些考生会出现一脸茫然,甚至不假思索就直接回答“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一些考生心不在焉,回答追问时会出现答非所问、偏题的现象;还有一种考生跟前两者不同,他们想借机表现自己,在追问中夸夸其谈,以为能够得到考官的认可,没想到反而引起了考官的反感。以上三种考生的应对方式都是不合理的。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态度上配合考官,顺着考官追问的要求继续回答,但答题时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作答思路,认真思考再慎重作答。
第三,考生除了平时要多锻炼在公众场合讲话,还要注意在答题前学会先思考二十秒,迅速在纸上列出答题提纲,这样一来,无论考官如何追问,都能够依据提纲上的主要观点来从容应对。
总之,考生要改变对公务员面试考官追问的看法,把它当成一次考官特许的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我们认为考生没有必要害怕考官,对追问产生抗拒心理。考生应当积极配合,争取在追问中把答案完善起来,让考官眼前一亮,为自己争取更高的分数。
国考的面试是基本上没有追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