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谚语:
1、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2、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3、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4、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5、燕子低飞要落雨。
6、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7、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9、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10、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扩展资料:
1、经由不断的观察,配合反复的实证,天气谚语虽然是假设,但亦能提供部份有用的资料。因为天气谚语是经过反复观察与实践而得,因此并不能称其为不科学。然而,其有地区局限性,未必是全球通用。
2、天气谚语是千万年间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所以很多能与现代气象学理论相暗合。但因为受当时生产条件及知识水平的限制,这些谚语大多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尚不能提高到科学理论的境界。
3、天气谚语不止以天色来辨别天气状况,亦会使用云朵形态来辨别。“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明显的布满卷云(鱼鳞状)的天空延绵很长,而这种位于高海拔的卷云指示出有低气压的云雾由西向东移至。这通常会增加风速,在东方形成狂风暴雨,增厚云朵与在未来二十四小时内生成降水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天气谚语
1、先雷后雨不必慌,雨后闻雷无处藏。
说明:先雷后雨一般多见于夏季热雷雨,这种雷电时间短,雨量小。所以遇到这种雷雨,不必着慌,避一会儿就会过去了。但雨后闻雷则多指系统性降水,一般有锋面经过,这种雷雨时间长,雨量大,遇到这种雷雨,躲一会不解决问题,应采取其它措施。
2、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说明:这条俗谚对于我国东南地区来说特别灵验。所谓偏南风包括西南到东南方向的风,它来自南方海洋,带来的是暖湿空气,天气自然变暖,而且温度越高越觉暖和。
在秋冬季节,北方的冷空气的势力较强、较活跃,经常爆发南下,于是刮西北风,势力强的可直达华南。冷暖空气在本地区交锋时会出现阴雨天气,随着冷空气赶走暖空气,气温就明显下降。
3、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说明:晴转阴雨以前,空中水汽、尘埃显著增多,阳光中除红色光外,几乎全部散射,所以太阳光盘呈现"胭脂红",预兆将有风雨。
4、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说明:从雷雨的形成原因来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冷暖空气汇合时造成的,称锋面雷雨;一种是局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称热雷雨。
锋面雷雨范围广,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往往是先下雨后打雷,而热雷雨则范围小,常常是先雷后雨,持续时间短,下了就停,雨量小。“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指的就是热雷雨。
5、雨中知了叫,预报晴天到
说明:“知了”学名“蝉”,以其鼓动叶翼,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而得名“知了”。当天气转阴雨时,由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多,知了的叶翼被沾湿,不易鼓动,也就发不出“知了、知了……”的叫声。
只有当天将转晴时,空气湿度减小,被沾湿的叶翼逐渐变干复原,知了才能重新鼓动叶翼发出“知了”的叫声。故有“雨中知了叫,预报晴天到”之说。
6、青蛙吵叫,雨要到。
说明:青蛙的皮肤对天气变化感觉特别灵。在春、夏久旱后,要是湿度变大,高温闷热,青蛙会跳出水面呼吸,叫个不停,叫声又大又密,预示不久就会下雨。
7、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要来到。
说明:大雨前,高空风大,空气潮湿,地面小虫翅膀受潮变软不能高飞,燕子们趁机会低飞,就可以饱餐一顿。同时,下雨前气流较乱,轻巧的燕子得不到合适的风力抬升它高飞,因此飞时忽高忽低,翻飞不定。
天将下雨前,气压下降,温度升高,地面非常闷热。这时,躲在阴暗处或草丛里的小动物到处乱窜,蛇就趁此机会出洞捕食。同时,蛇在洞里也会感到憋闷, 不如爬到路面上边乘凉边吃饭。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
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雷公岩岩叫,大雨毛快到
谷雨不雨,交回田主
泥鳅跳,风雨到
东虹日头,西虹雨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同翻
久晴大雾阴,久阴大雾晴
朝怕南云涨,晚怕北云堆
清早起海云,风雨霎时临
天早云下山,饭后天大晴
南风怕水溺,北风怕日辣
好天狂风不过日,雨天狂风时间长
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大水无雷,浸崩屋
乌云过岗,风大就落雹黑龙过岗落雹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水里泛青苔,天有风雨来。
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将暖。
咸物返潮天将雨。
西风随日落止,不止刮倒树。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雨前有风雨不久,雨后无风雨不停。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朝有棉絮云,下午雷雨鸣。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燕子低飞要落雨。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朝有破紫云,午后雷雨临。
时雨时晴,几天几夜不停。
云从东南涨,有雨不过晌。
日落云里走,地雨半夜后。
日落胭脂红,非雨便是风。
蚂蚁搬家,天将雨。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
乌云接日高,有雨在明朝;乌云接日低,有雨在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