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有哪些尊老爱幼的名言。

2025-02-24 07:36: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孩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2、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孟子·万章篇上》

译文: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

3、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孟子》

译文: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

4、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孟子》

译文: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能做为儿子。

5、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孟子·梁惠王章》

译文:贤明的君主在规定百姓的产业时,一定要使他们上可以养父母,下可以养妻子儿女,好年成能丰衣足食,遇上荒年也不致饿死。

6、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每家给他五亩土地的住宅,四围种植着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有丝棉袄穿了。鸡狗与猪这类家畜,都有力量去饲养繁殖,那么,七十岁以上的人就都有肉可吃了。

一家给他一百亩土地,并且不去妨碍他的生产,八口人的家庭便都可以吃得饱饱的了。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便会有人代劳,不致头顶着、背负着东西在路上行走了。

回答2: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释义:认真的兴办学校教育,反复用孝悌的道理教化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或头顶着东西奔走在道路上了。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战国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释义: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也爱抚别人的孩子。(这样)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随意转动(要统一它就很容易了)。

3、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战国孟子《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九节》

释义:眼中没有父母、目无君上的人,犹如畜生豺狼。

4、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战国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上·第四节》

释义:孝子行孝的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的。

5、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战国孟子《孟子·尽心上》

释义:敬爱父母,就是仁;尊敬长辈,就是义。

6、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战国孟子《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一节》

释义:如果人人爱自己的亲人,尊重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就会和睦安宁。

7、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战国孟子《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

释义:只有孝顺父母,才可以排解忧愁。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父母孝顺,父母喜从心生,身体健康,就是我们的福。

回答3: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回答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回答5:

百善孝为先。——中国古老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