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我写的一篇总结LZ可以看一下。我在HOMESTAY家住了2年。
========================================================================
一个留学样本
关于我的寄宿经历(以下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
我的房东F祖籍是英国人,很小的时候就移民到南非,住了9年后移民到澳大利亚。她4,5年前离婚了,一个人抚养她的小儿子W。我父母之所以在国内中介那给我选了这么一个家庭是因为,一,他们觉得房东是英国人,英文会很标准,可以让我练习口语。二,F家人少,我去一共才三口人,我能有个比较宽敞安静的住宿环境(资料上写她们家是2层楼的洋房)。
我刚到墨尔本的那年夏天,天气很热,有40几度。我拖着行李箱到他们家门口的时候就懊悔来澳洲了,因为他们家很偏僻,离市中心有1个半小时的车程。(后来证明我坐BUS换火车再换电车到市中心差不多要2个多小时)
我从一开始就很好奇为什么F家有3个大客厅却只有3个房间。一楼全是客厅,二楼是房间和储藏间。分给我的房间很小,据说是她小儿子小时候住过的儿童房。
住在二楼就是,冬冷夏热。我记得我住进F家的第二天早上,房东大人就开始“立规矩”,她反复强调空调不能随便开,很浪费电的(说的很直接)。
然后是衣服每周洗一次,大家的衣服统一扔在一个大竹筐里,然后她拿去洗衣机里洗。关于吃饭,她说午饭(带去学校吃的)大家都是一样的,都是三明治,我可以告诉她我喜欢吃哪种夹心的。(其实后来才知道她说的“三明治”其实就是2片最便宜的切片面包中间夹了花生酱,巧克力酱或者草莓酱等。我后来吃了1年半的巧克力酱的“三明治”,都不用减肥了对吧O(∩_∩)O)
然后是她给我了一个小沙漏(看上去素澳洲政府发的),叮嘱我洗澡的时候要用沙漏计时,不能超过5分钟(这点是我最忍受不了的,5分钟如果要洗头的话根本来不及)。
--------------------------------------------------------------------------------------------------------------------
住了一段时间后,矛盾总会多起来的,不过我爸妈出国前就嘱咐我,说你在别人家多忍让一些,我觉得我还是挺会忍的。首先就是我实在受不了40多度的天气,只好在睡觉前打1小时空调(用人格担保真心每次都在1小时内的),让房间不那么热了再睡。(按遥控器还得轻轻按,房东住我隔壁,听到那“滴”的一声开启音。。。你们懂得)。然后最热的那1个星期终于过去了,我也就不碰空调了。
最奇葩的事情来了。过了大概3周。(澳洲一半是一个季度交一次水电费的)那天我在吃饭,房东先给我看了一张剪报(上面是一个少开空调爱护环境什么的公益广告,具体实在忘记了),然后接着就把那个季度的水电费单子给我看,说你看我们家这个季度比删个季度多了30几澳币的水电费什么的。然后说:要节约用电啊,她自己从来不开空调。我当时是什么心情我到现在还能感受到,不过我都忍了,毕竟住在他们家。我说实在是对不起啊,我以后会注意的。(其实大家想一下,一个家庭人口从2个人变成3个人那肯定是要花更多的水电的嘛)
这些就算了。
最难熬的还是吃上面。我刚来的那半年是每天早上两片切片面包夹草莓酱,午饭是带去学校两片切片面包夹巧克力酱和一个苹果。晚饭倒是有时候变一变,意面或者很硬的牛排(反正我是咬不动)。难的有时候还给吃下米饭什么的(放心吧,那米还是印度产的那种长长的很难吃的米)。总之,很。难。吃。加上,吃,不,饱。
有时候她做的实在太难吃了。比如牛排烤焦了,或者pasta一点味道也没有,我还是得在她的注视下(晚饭她规定要大家一起吃)硬吃下去。我是真心受不了澳洲那些带血腥味的肉,或许有些留学生不CARE。
吃不饱只能去包店或者有时候坐车去BOXHILL买中餐吃。每次都狼吞虎咽的完全不顾基本形象。还得尽量在外面吃完,要不然打包回家还得被F念叨(说我嫌弃她烧的食物不好吃。)
有好多人以为白人补充孩子,很小就让他们锻炼。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F就很宠很宠她的儿子。他小儿子上高二,和我同届,什么事都要叫他妈妈帮他做。比如好多次他在楼下浴室洗完澡,结果事先没有拿浴巾进去,就大喊他妈妈帮他拿浴巾,喊得整幢房子都听见。还有他经常去同学家参加PARTY,玩到第二天早上才回家,她妈妈终于有点发火说了他几句,他就骂回去,骂的很凶。我觉得F在她儿子面前很没有威望。他儿子要钱,F无论多少都会给。他儿子报了很多课余兴趣班(这里指是俱乐部,比如篮球俱乐部,网球俱乐部什么,和国内的培训班完全不同),学费都是他妈妈出的。
我一直心里暗暗嘲笑W成绩很差,只知道玩,不知道学习。这也是我唯一能在他们家自豪的地方了吧。我的高中是所私校。(校服真心还挺好看的,以后拍套照片,喂喂)成绩单都是寄到家里的,我每次路过我们家邮箱都不去看信件,让F自己去拿,然后她看到是学校寄给我的就会当面递给我,这样我就能在接的时候说:哦,原来是我的成绩单啊。这时候她会一脸家长样地说:哦,让我也看看。
呵呵,最开心的时候到了。等她看完上楼一脸惊讶地表扬我,还给我单子的时候,我就故意问:W这个学期的成绩单也到了吗?成绩好吗?她脸色马上就阴下来,说她儿子成绩还是那老样子,老师说W很聪明的就是不认真而已。(嘻嘻,是他从来不学习的好吧。)还叫我有空多辅导辅导他数学和物理。(就算有那个空我也懒得当免费家教。)
还有件事就是即使我表示我愿意出车费,F也不愿意开车送我去机场。我第一个寒假要回国。于是我问了F那天晚上(我那次是晚上12点起飞的航班)有没有空,可不可以送我一下,我可以付她钱什么的。她不太高兴地说她不喜欢开车,更不愿意去1小时以上车程的地方(机场到我们家是有点远,开车是55分钟到1小时左右)。于是我只好打车去机场。(单程花了120澳币)
从此之后我每次去机场都是这样。而且F最不礼貌的是,我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出门,她从来送我到家门口,她在做自己的事。我和她说再见,她就回我一句再见。不过这都是没办法的事。我回国了把这些事情都告诉母上,母上说白人真不客气,还真放心一个女孩子晚上拖着2个行李箱打车去机场(澳洲的出租车司机大多是印度人)。我表示澳洲人没有 “客气”这个概念,他们比较喜欢自己管自己做事。
考VCE高考之前我们要填志愿。晚餐的时候说起这个事情的时候,F 很自豪地把她儿子W的12个志愿都说了一遍。可惜那些大学名我都没听说过(我只知道排前4所大学的名字),我只听懂后面的专业面大抵都是点子工程那一类。她说他儿子喜欢物理,以后要当工程师.我心里暗暗嘲笑他儿子期中考的物理成绩只有D(物理的VCE高考分两次考的,一次在12年级期中,一次在期末)。
F喜欢称赞她孩子有多么优秀,即使W的成绩确实很差。这点和国内的家长有些不同。
其实我压根不是个自大的人,但是在这种环境里生活,我唯一能和白人小孩媲美的可能也只有考试分数了。
我母上说,你吃的这点小苦根本不算什么的,到了社会上你才知道你要忍受的东西要多得多。我觉得挺有道理的。况且虽然我一直在说我在忍。但是我也一直在学到新的东西。
我高中同年级还有其他10来个中国留学生。我听说很多他们HOMESTAY家庭的“逸闻趣事”,发现产生矛盾的根本大抵就是:寄宿家庭其实不喜欢留学生,但是他们喜欢留学生的钱。所以他们想用最少的成本得到最大的利润。我觉得这个和我现在学的微观经济学基本原理差不多。
我也想过换HOMESTAY,但是在我听了其他同学的遭遇后我觉得寄宿家庭大抵是相同的。他们的目标都相同(TO MAKE MONEY),所以他们所用的对付留学生的手段也相似。
换来换去,也差不多一个样。
我回国过年时,亲戚问我:你住在欧式别墅里对吧?你们家有花园对吧?就像电视里放的那样。
我很尴尬地笑笑,好像是住在这样一栋房子里,不过只是那不是我家罢了。
还有人说“你叫你房东叫MUM吗?我听说寄宿家庭对留学生就像对他们自己的伢儿一样。”
我老人家差点吐血。
最靠谱的问题还是:“你们那空气很好吧?!”(一脸羡慕的样子)
空气确实真心还不错的。澳洲环境保护的不错的。那些动物(鸟类)还是比较亲近人的。
===========================大致就是以上的分割线========================
PS:再次奉劝打算来澳洲留学的同学快改去美国或者欧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