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地震几率大,为什么不早改善建筑质量

2025-04-29 07:28:0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很多人都目光短浅,喜欢赚快钱。还有我觉得中国现在主流的建筑形式不适用与地震带。大城市里新建的房屋抗震性会比较高,然而发生地震的地方并不一定在大城市,很多都是农民自健房。如果在一个地震带上别人只花一点钱建的自建房和你花几倍的钱建的抗震性自建房你会被人说笨。
其实我觉得房屋可以学习日本的建筑,毕竟人家三天两头震,已经震出经验了,农民自建房可以选择和日本那种板式建筑。即时地震不会碎成渣,而且因为板材轻房屋自身重量轻,不容易倒塌,板材的韧性强,即时真的不幸遇到强震倒塌,也会因为轻而减轻救援难度(其实中国古代的木结构房屋抗震性就很好,因为轻,还榫卯结构类似与现在的钢筋)
大城市高楼也可以学习日本的建筑。日本自95年神户大地震后就摒弃了目前世界流行的建筑模式(中国也是这种,都是加强硬度)采用增加材料的柔韧度和轻度。有的升至在大楼底部增加防震系统,还有滑轮之类的。这也是为什么311大地震时东京的高楼都在来回摆动而就是不倒的原因,当然轻型建筑材料在抗震性能上效果显著,但遇到海啸就没折了。不过我们的地震带(除台湾以外)都不在海边,所以完全可以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