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温可以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2025-04-07 09:31:0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在这里,讨论加温的时候,我们不考虑导致溶液蒸发的问题,否则就变成蒸发结晶的操作了。
温度升高时,一般溶液中的溶解度会增加,相当于“胃口”变大,而溶液浓度不变,故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打个搞笑的比方,吃同样一顿饭,平时你刚好能吃饱;结果今天你长跑了一圈,胃口大开,吃完了还是饿——就是这个道理。

回答2: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物质的溶解度是增大的(前提是溶剂量不变),这个过程中由于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强,物质之间的溶和更充分(此过程中溶剂的电离程度加大,电离的正或负离子更多的“吸附”溶质于溶剂中),所以溶解度加大了。
但某些物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降低,如某些碳酸类物质。

回答3:

因为温度升高会使分子之间运动速度加快,从而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我认为是这样)

回答4:

个人认为
是因为温度升了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加剧
间隙变大
能塞进去的的就多了吧
表现出来的就是溶解的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