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鸟的生活习性是?特征,特点是?

2025-04-05 18:36:3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一、黄鹂鸟的生活习性。

1、黄鹂鸟主要生活在阔叶林中,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迁徙时不集群。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森林地带或村落附近的高大乔木上,树栖性鸟类,在枝间穿飞觅食昆虫、浆果等,很少到地面活动。

2、取食昆虫,也吃浆果。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黄鹂生性胆小,不易见于树顶,但能根据其响亮的鸣声来其所在。主要见于温暖地区,栖树时体姿水平,飞行是姿态呈直线型。

3、雄鸟在繁殖期鸣声清脆悦耳。它们通常会将巢筑在高树的水平枝杈基部上,雌雄共同以树皮、麻类纤维、草茎等在水平枝杈间编成吊篮状悬巢。多以细长植物纤维和草茎编织而成,结构紧密。

4、雌鸟每窝可产卵4—5枚,粉红色具玫瑰色疏斑,卵壳有光泽。孵化工作由雌鸟承担,卵的孵化期13—15天;育雏由雌雄共同担任,雏鸟在巢中待14—15天即可离巢,雏鸟离巢后尚需亲鸟照料15天左右。

二、黄鹂鸟的特征。

1、黄鹂目前共有2属29种。中国就已有6种。它们的羽色呈金黄色,并有光泽,体型中等大小,比较特别之处就是嘴与头较长且粗壮。成年后的黄鹂鸟全身体长约在25cm左右。

2、黄鹂的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须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翅尖长,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长于第2枚之半;尾短圆,尾羽10枚。跗跖短而弱,适于树栖,前缘具盾状鳞,爪细而钩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

扩展资料:

黄鹂鸟的饲养特点:

1、黄鹂属软食鸟,刚捕获的野生黄鹂,常会因胆怯而拒食渐渐体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开始要进行人工填喂。以长2厘米、宽1.5厘米外裹点颏粉的瘦猪肉或牛、羊肉条填喂,每天4次。

2、注意不要掰伤鸟嘴。同时,在食罐内放入粥状点颏粉,表面撒上一些黄粉幼虫,诱其啄食,并且不放水罐,促使黄鹂饮食罐中表层的水利于“换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黄鹂鸟

回答2:

黄鹂鸟的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在阔叶林中。取食昆虫,也吃浆果。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黄鹂胆小,不易见于树顶,但能听到其响刺耳的鸣 非洲黄鹂声而判知其所在。主要见于温暖地区,于林地、花园觅食昆虫,某些种亦食果实。

特点:雄鸟在繁殖期鸣声清脆悦耳。雌雄共同以树皮、麻类纤维、草茎等在水平枝杈间编成吊篮状悬巢。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

特征:黄鹂鸟羽色鲜黄,为中型雀类。嘴与头等长,较为粗壮,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形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翅尖长,具12枚初级飞羽,第1枚长于第2枚之半;尾短圆,尾羽10枚。跗蹠短而弱,适于树栖,前缘具盾状鳞,爪细而钩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

拓展资料: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十分悦耳动听。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翠柳”、“树树树梢啼晓莺”等。

黄莺为树栖性鸟类,不到地面活动,常成对穿梭飞行于绿树丛中,古人称为“莺梭”。巢似摇篮,深环状,用干草、枯枝、竹叶、草茎做成,再用细根、卷须及蛛丝缀合,内铺松针、兽毛、草穗,悬挂于柔弱的枝柯梢头,随风摇曳,很难获取。它的营巢技术,颇似女性的细心和精巧。

回答3:

  黄鹂鸟的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在阔叶林中。取食昆虫,也吃浆果。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黄鹂胆小,不易见于树顶,但能听到其响刺耳的鸣 非洲黄鹂声而判知其所在。主要见于温暖地区,于林地、花园觅食昆虫,某些种亦食果实。
  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迁徙时不集群。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森林地带或村落附近的高大乔木上,树栖性,在枝间穿飞觅食昆虫、浆果等,很少到地面活动。
  栖树时体姿水平,羽色艳丽,鸣声悦耳而多变。飞行姿态呈直线型。
  特点:
  鸟纲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鸟类的通称。羽色鲜黄。共有28种。中国有6种。黑枕黄鹂为典型代表 。黑枕黄鹂又称黄莺,体长22~26厘米,通体鲜黄色 ,自脸侧至后头有1条宽黑纹,翅、尾羽大部为黑色。嘴较粗壮,上嘴先端微下弯并具缺刻,嘴色粉红。翅尖而长,尾为凸形。腿短弱,适于树栖,不善步行。腿、脚铅蓝色。雌鸟羽色染绿,不如雄鸟羽色鲜丽;幼鸟羽色似雌鸟,下体具黑褐色纵纹。主要生活在阔叶林中。取食昆虫,也吃浆果。雄鸟在繁殖期鸣声清脆悦耳。雌雄共同以树皮、麻类纤维、草茎等在水平枝杈间编成吊篮状悬巢。每窝产卵4枚。卵粉红色,杂以稀疏的紫色和玫瑰色斑点,卵壳有光泽。雌鸟孵卵。孵化期13~16天,育雏期约16天。广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
  特征:
  金黄鹂黄鹂科鸟类的通称。羽色鲜黄。共有2属29种。中国有6种。为中型雀类。嘴与头等长,较为粗壮,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须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翅尖长,具10枚初级飞羽,第1枚长于第2枚之半;尾短圆,尾羽12枚。跗蹠短而弱,适于树栖,前缘具盾状鳞,爪细而钩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

回答4:

大多数为留鸟,少数种类有迁徙行为,迁徙时不集群。栖息于平原至低山的森林地带或村落附近的高大乔木上,树栖性,在枝间穿飞觅食昆虫、浆果等,很少到地面活动。
栖树时体姿水平,羽色艳丽,鸣声悦耳而多变。飞行姿态呈直线型。
特点:
鸟纲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鸟类的通称。羽色鲜黄。共有28种。中国有6种。黑枕黄鹂为典型代表 。黑枕黄鹂又称黄莺,体长22~26厘米,通体鲜黄色 ,自脸侧至后头有1条宽黑纹,翅、尾羽大部为黑色。嘴较粗壮,上嘴先端微下弯并具缺刻,嘴色粉红。翅尖而长,尾为凸形。腿短弱,适于树栖,不善步行。腿、脚铅蓝色。雌鸟羽色染绿,不如雄鸟羽色鲜丽;幼鸟羽色似雌鸟,下体具黑褐色纵纹。主要生活在阔叶林中。取食昆虫,也吃浆果。雄鸟在繁殖期鸣声清脆悦耳。雌雄共同以树皮、麻类纤维、草茎等在水平枝杈间编成吊篮状悬巢。每窝产卵4枚。卵粉红色,杂以稀疏的紫色和玫瑰色斑点,卵壳有光泽。雌鸟孵卵。孵化期13~16天,育雏期约16天。广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
特征:
金黄鹂黄鹂科鸟类的通称。羽色鲜黄。共有2属29种。中国有6种。为中型雀类。嘴与头等长,较为粗壮,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须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翅尖长,具10枚初级飞羽,第1枚长于第2枚之半;尾短圆,尾羽12枚。跗蹠短而弱,适于树栖,前缘具盾状鳞,爪细而钩曲。雌雄羽色相似但雌羽较暗淡。幼鸟具纵纹。

回答5:

黄鹂鸟的生活习性:
主要生活在阔叶林中。取食昆虫,也吃浆果。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黄鹂胆小,不易见于树顶,但能听到其响刺耳的鸣 非洲黄鹂声而判知其所在。主要见于温暖地区,于林地、花园觅食昆虫,某些种亦食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