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

2025-04-04 16:44:25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唐玄宗粉碎太平公主集团后,立即“讲武于骊山之下,征兵二十万,旌旗连亘五十余里”。并流放郭元振,斩杀唐绍扬威皇权,并逐步将功臣,诸王外刺(调离出京,到外地任刺史)。皇权稳固之后,玄宗开始整顿朝纲,任用贤能。

唐玄宗不仅极有胆量和魄力,而且精通治国方略,深知用人乃治国根本,而且其也很善于发现人才(早年)。

姚崇、卢怀慎、宋璟、苏颋、张嘉贞、源乾曜是开元前期玄宗精心选拔的六位宰相,均是通晓治国方略,尽心操劳国事的名臣。唐玄宗依靠这些贤臣在稳定政局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

建制谏官,恢复谏议制度。完善法制,删辑律令格式,编纂《唐六典》。农业上静民劝农,检括户口,开垦荒地,提高亩产。设置四监管理官府手工业,民间手工业也发展迅速。繁荣商业,金融机构柜房出现,互市与海外贸易发达。

正是由于开元初期君臣一体,上下同心,全国经济迅速繁荣,迎来了“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开元二年(714年)正月,唐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皇帝梨园弟子”。二月,销毁象征世界中心的“天枢”,以弥补军费。七月,下制销毁服饰车马、金银器玩以供军费,又罢免两京(长安、洛阳)织锦坊。

开元四年(716年)二月,松州都督孙仁献发兵袭击吐蕃于城下,大举攻破吐蕃。

开元五年(717年),唐明皇李隆基至东都洛阳,大赦天下,又在紫微城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随行人员主要有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同年于东都紫微城改明堂为乾元殿,又于乾元殿东廊写四部书,因号乾元院。次年改为丽正书院(后改名为集贤殿书院),“书院”机构由此产生。

开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率百官、贵戚及四夷首领,从东都紫微城出发,至泰山封禅。每当置顿,人畜被野数十里;车载的供具之物,数百里不绝。返回洛京后,在广达楼大宴群臣。

开元二十年(732年),信安王李祎大破奚、契丹,献上其俘虏,唐玄宗御紫微城应天门领受。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千秋节(唐玄宗生日)御广达楼宴群臣。群臣皆献宝镜为玄宗祝寿,而张九龄认为“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于是讲述前世兴废之根源,作《千秋金镜录》奉上,唐玄宗便赐书褒奖他。

十月,李隆基准备行幸西京长安,但张九龄等人说秋收还没有结束,这样上路会骚扰百姓,影响生产。李林甫在却说:“长安、洛阳,陛下东西宫耳,往来行幸,何更择时! ”至于妨碍了农民秋收,免了他们的税收也就行了。唐玄宗大悦,即日西行。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隆基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改立三子忠王李玙为太子。

同年,武惠妃病死,李隆基日夜寝食不安,后宫虽多美人,但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听人说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于是不顾什么礼节,就将她招进宫里,杨玉环懂音律,也很聪明,还擅长歌舞,很得玄宗欢心。

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唐玄宗于西京、东都往来之路,作行宫千余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开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