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观就是佛的观法,这种观法是最高层次的观法。中观的观法不同于假观与空观。假观与空观都是相对的观法,也就是不是有就是无,有就是假观,无就是空观。但是中观是绝对的,圆融的,是有与无的圆融,所以不存在有与无的对立。
中观是佛的观法,所谓见性,就是中观所见。性就是佛性,即一切法的真实相状,是不生不灭的,有如虚空。我们普通人的假观与阿罗汉的空观都是见不到佛性的。
中观的解释如下:
1、宗教学解释。
2、社会学解释,也是经济学的分支即中观经济学。
中观思想根源于初期大乘时期流通的《般若经》,龙树撰写了《中观论》来阐述正确的中观思想与修持方法,提出二十四观,以此来评破外道与小乘部派等其他学派的理论,在大乘佛教中极受重视。
中观的修行者,通常也会以此二十四观为主题来进行观想。
后世许多学派继承龙树的想法,并加以开展。最著名的三大学派,包括中观派、瑜伽行唯识学派与如来藏学派,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大乘佛教重要的讨论课题之一。
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中,中观层次是社会利益群体间的关系,看到这儿相信你就知道这个题是要你从哪方面分析经济史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