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选修地理啊,历史可以帮你啊。
有一点我要首先申明,不存在不需要花时间就能学好某一门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一要勤奋踏实,乐意学,其次才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就好像一把锐利的兵器,握在在武林高手的手中便威力无比,但如果在一个庸人手中不过是一块破铜烂铁罢了。所以学习不用功是绝对不行的。还有要大量做题,任何学习方法都是在大量练习中总结出来的,像历史一天最少10道选择题,1道解答题这是要做的。老师不布置作业,你自己要买资料做,尽量买高考资料,比如《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就不错,没来每天做,做了之后肯定有提升。你现在不做作业,可能学校也不是什么好学校,学习淡然不能提升了。
我们这边有的学校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教室里,周末基本不放假,两周一次考试,考下来可定好。我不敢想象一个没有作业布置的学校能在高考取得多么好的成绩,有也有,那个属于全国最顶尖的了。这些学校学得轻松,考得很好,但这些学校更加依靠学生扎实的基础,良好的家庭背景还有学校强大完整的教学体系。我不知道你的学校是不是属于这种。
不扯多了
高中历史和初中历史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初中历史的主要任务是让你答题了解一下中西方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因而有时候只要稍微背诵就可以学好
但高中历史开始要求你用科学的历史观去分析历史现象背后的一些重要的东西。同时也要要求你根据特定的历史材料分析历史现象。
所以呢,对于学习高中历史最主要的就是看书(注意是看,不是背)和做题。
首先说看教材,把学过的内容从头到尾看3遍,包括前言,导语,小字部分还有图片一个都不要放过。第一遍主要是梳理历史现象,搞清楚这个历史事件或者历史现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后看第二遍时候要对教材内容加以思考,捕捉细节,对任何文字都要保持敏锐与好奇。比如你在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时候,书本在介绍起因的时候提到英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要求征税,但议会却不同意反而指责英王••••••看到这里的时候你就要开始思考一些问题:为什么英国的议会这么拽啊,查理一世作为一国之君为何在增税方面还要首先征求议会的同意?
看教材的时候要不断的追问着这些问题,然后根据看教材的前后文,或者询问老师,查阅资料等,然后去一步步解决这些疑问?古人云:学贵有疑。你可以在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获取进步。这样你对基础知识就会有了深入了解。
第三遍阅读的时候要尝试着去有意识的记忆。什么叫有意识的记忆呢?比如你每天都在走你家的楼梯,那么我请问一下你知不知道在你家上一层楼要走多少步台阶呢?虽然你每天都在走过去,但你未必知道一层有多少级台阶。这就如同背书一样,有的人或许每天都在背诵,但他们未必真的记在脑子里了,因为没有用心去记。
仅仅靠看教材,熟悉基础知识还是远远不够应付高考的。所以还要锻炼提升应试能力,掌握一些应试技巧。但是历史这个科目比较复杂,和政治的套路还不一样。政治做选择题可以排错排异,但是历史不能。即使选项中出现的与教材内容或材料明显不符的东西,也是不能轻易将这个选项排除掉的。还有更多的时候选项中还可能不存在所谓的明显错误的选择项。下面我只能讲一些最基本的解题常识。
1材料归纳题
《清帝退位诏书》中说:“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用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之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由材料中可以看出,清帝退位的原因是
A.以退为进,等待时机 B.表面接受,实为揽权
C.无可奈何,静观事变 D.顺应民心,接受共和
这种类型的题目是最简单而又最易错的。
问题中有类似于“由材料中可以看出”字样的,那么材料说什么,那你就选什么,不要管书本是怎么说的。书本上说清皇帝是被袁世凯逼迫退位的,但是这道题目选的却是D。因为材料中就是这么说的。
2材料推断分析题:
这类替补就是找材料中的关键词,并且根据材料大意选择答案。例如
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
材料中有“礼仪”“刑法”,然后你在搜索记忆中,谁既强调礼仪,又主张刑法。然后你在回忆选项三个人的主要观点。只有荀子有“礼法并用”的主张,即使教材没有“礼法并用的内容,你也可以通过荀子性恶论想到。根据你对已经学到的课本知识去推断课本中并没有直接表达的内容(这就是我主张带着问题看书的原因)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一些完全在你知识范围以外的题目
例如
“现代世界是从1919年5月29日开始的。这一天,人们分别在西非沿海的普林西比岛和巴西的索布拉尔拍下了日食照片。这些照片证实了关于宇宙的一种新理论。”材料中所说的“新理论”是指
A.万有引力定律 B.相对论 C.量子论 D.进化论
类似题目你可以先来排除一些明显不相关的选项,例如本题,你可以先排除一下CD,进化论生物学的,量子论主要在微观领域。在AB中,可能你没办法搞清楚,因为作为文科生一些理科方面的理论可能不是很懂。但是你如果仔细阅读过历史教材的话,好像书本上一块小字部分说过,牛顿理学的应用与证明实在1846年海王星的发现。但材料已经到了1919年。额且1919年都相对论的提出时间很近。,所以选B
这类替补就已经属于百里挑一的难题了,要解决这类题目就要对书本很多细微的地方铭记于心,并且要适当拓宽课外知识
3时间考查题
此类问题要求你掌握一些历史现象发生的详细时间。材料中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与重要历史时间相关的历史想象,让你判断,例如
建于清末光绪三十年(1905年)的锡金公园,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建造的最早的近代化的公共公园,又称为“公花园”。如果你在锡金公园建成时游园,你可能看到
A.男有洋装革履,女多剪发旗袍
B.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
C.伶人歌唱可留声,转动机头万籁生
D.以中山濯濯之秃头窄袖短发草帽革履为时尚
你只要根据题目想到这些历史现象发生在什么时间就行了。
至于解答题,很简单啊,题目要求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啊。题目问题”根据材料·······“你就从材料中概括答案。”题目中说“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就归纳材料和搜索与之相关的书本知识相结合的方法解答,然后尽量回答要全面(从政治经济外交等多角度回答)你不会答的话只能说明你做题太少。
那你就得多花点时间在你薄弱的科目上,政治历史要多背,多理解,自己的优势科目也不能掉以轻心,主要是好好安排时间
多看书,理解记忆,从时间背景来解答就行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