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母亲河 综合性学习怎么设计

2025-02-23 10:35:4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活动目标
1. 走进黄河,感悟黄河文明,体会黄河母亲的伟大文化。 2. 关注黄河的现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保卫黄河。
3. 培养同学们根据主题搜集、整理、筛选信息、分工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并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活动重点与难点
1. 搜集整理筛选地理中的黄河、历史故事中的黄河、文学中的黄河以及黄河的现状的资料。
2. 学生自己设计、主持、展示自己的活动成果。 三、课时安排
四课时(活动指导1课时,成果展示1课时、作文1课时、评价1课时。) 四、活动用具
多媒体、学生准备的资料。 五、课前准备
1.四人小组通力合作,分工协作:一人负责搜集黄河的历史地理资料,一人负责搜集黄河的故事、传说,一人负责搜集有关黄河的俗语、谚语、成语、诗词,一人负责搜集黄河断流、水污染的资料。
2.组织排演小品《现代大禹视黄河》。
3.学唱《保卫黄河》、欣赏《黄河几十几道弯》《黄河大合唱》。 4.精选两名主持人(一男一女)。 六、活动过程 共分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课前准备
1.教师公布活动计划,分配活动任务。 2.教师教给学生利用网络查找有用资料的方法。 ①确定你要查找的主题——黄河,母亲河。
②建议使用搜索引擎。
③将所要查找的关键词输入,就会显示相关的网站和网页。
④然后按索引查看,就可以看到有关这一主题的各方面的资料。

3.各四人小组安排落实每一个组员的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咨询相关科目的老师、查阅历史地理课本、上图书馆、上网等搜集有关资料。搜集资料时间为一周。
4.主持人准备串联词,表演小品、朗诵、讲故事的同学排练。 第二阶段——成果展示
整个活动由学生主持、学生表演、教师在幕后操作电脑。 成果展示分三个篇章: 一、地理中的黄河。 二、文史中的黄河——颂黄河
1.讲黄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 2.与黄河有关的俗语、谚语、成语;
3.展示与黄河有关的歌曲、音乐、诗画、民谣、舞蹈等。 三、现实中的黄河——黄河的忧与乐:
1.说黄河现状,着重介绍黄河的断流和水污染的情况。
2.小品表演《现代大禹视黄河》、欣赏男女生小合唱《保卫黄河》、视频腾格尔的《黄河几十几道弯》等
3.拯救黄河,加强环保意识,创作环保宣传画,乐观看待未来的黄河。 4.教师总结。
第三阶段——作文与评价 1.作文训练。
在以下三项内容中任选一项。
①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写一篇作文,抒发你对黄河的感情。 ②关于黄河断流和水污染的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③写一则周记,总结一下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 要求:①确定一个话题,围绕中心写。 ②字数600字,书写工整。 ③文体不限。 2.作文评价。 ①学生自评。 ②四人小组互评。 ③推荐优秀文章,全班赏析。 3.活动过程小结。
七、成果展示课——教学过程 全程由学生演示,教师在幕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