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的草书对书法史有什么贡献?

2024-11-15 16:36: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祝允明草书诗帖》内容简介: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因右手六指,故号枝山,又署枝山老樵、枝指生、枝指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江南四才子”“吴中四才子”之一。   祝允明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五岁时就能书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便能作诗文,被称为神童。七岁即中秀才。十岁已博览群书,文章瑰丽,才智非凡。三十二岁中举人,以后祝允明便久试不第,正德九年(1514),他被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江苏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长诗文和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评价道:“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最,文待诏徵明、王贡士宠次之。

回答2:

他将草书的表现力推上了一个高度,增强了气度和内涵,从而成为明代浪漫书风的成功者。

回答3:

草书学怀素、黄庭坚,晚年的草书,更显笔势雄强、纵横秀逸,为当世所重。
他将草书的表现力推上了一个高度,增强了气度和内涵,从而成为明代浪漫书风的成功者。
  祝允明虽看到怀素的成就,但对于草书的学习仍然是主张学晋人的。他在黄庭坚和怀素的作品中看重的是其中的“晋韵”,因此,他对时人学怀素以至于“狂妄”的现象很不满。他曾多次强调对晋人草书的学习。如66岁所作的《古诗十九首》,尽管在笔法上很似宋人,但在章法和韵味上很有晋人意蕴。这类作品往往在他的小草尺牍上体现得很充分。  
祝允明极为重视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和借鉴,直接从魏、晋、唐、宋、元诸家书法中汲取营养,古代名迹无所不窥。
祝允明传世的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章草。元明书家在上窥晋人时,把已被人遗忘的章草书重新拿来玩味,并得到了发展。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因为当时不可能像我们现在可以看到出土的大量简牍墨迹,而仅仅依据《急就章》以及部分刻帖来作样本。那时只能借助于今草和行书的笔法来写章草的结构,而形成很特别的风貌。元时赵孟頫有《急就章》临本,康里子山也作章草书,明初最有名的章草书家是宋克。
最能代表祝允明草书成就的是他晚年的狂草大作。激跃奔发成为他大草创作的主要特征。作品狂而不乱,情浓势足,气度不凡,是它的特色。他晚年的书作《箜篌引》就是如此。保证大草气度的第一因素,即是将字中妍媸和巧丽的笔画起收动作幅度缩短,增加行笔过程中的饱满度和厚实感。
祝允明的草书手法多变,内涵丰富。巧拙互生是他的又一特点。图《箜篌引》,第二行“高”字的点,横为巧,而下部则中锋取拙,在这一页中“友”字极巧而“上”字极拙,朴拙与巧丽的配合很耐人寻味。点线的互相映照是另一特点。祝允明对于点的运用有独到的地方,形状、角度、方向不同的点,为作品的情感表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长线条的适当运用又是他抒情的需要,如图中的变化实在很舒心。以上三例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他的大草风格确有自己的特色,但在具体创作中又往往因情而多变。总起来说,祝允明的书法由早年中和平整的小楷起步,继而学行书,向宽博奇侧过渡;中年以后形成险崛的狂草,是伴随着他仕途失意、放荡不羁的心理历程而转变的。最后以自己的学养、情愫一并寓于书法,坦露他真诚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心境和扎实的功底成就了这样一位卓越的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