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前教育”:走上好学的道路
周恩来幼年时由守寡的嗣母陈氏抚育,称陈氏为“娘”,称生母万氏为“干妈”。陈氏出身于书香门第,性格文静,才学出众,会书画,好诗文,有很好的修养。陈氏对周恩来的要求十分严格。4岁时,陈氏就教他识字。5岁起,陈氏就送他进私塾读书,并取学名恩来,字翔宇。
1904年,周恩来一家搬到清河县(今清江市)外祖父家居住,在万家的家塾继续读书。1905年,周恩来一家又迁入陈家祖居的陈家花园,在家塾中就读。此后几年内,陈氏为了把周恩来培养成栋梁之才,每天黎明时刻,就把他叫起来。
教他读《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中的一些篇章。陈氏还辅导周恩来阅读了外祖父家所藏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小说。
2、东北求学: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
年少的周恩来,经常与在奉天省(今辽宁省)谋生的伯父周贻赓通信。通过字里行间的所思所想,周贻赓对这位侄儿的才学和品行十分欣赏。当周贻赓在奉天度支司(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俸饷科升任科员,生活稍稍安定后,便写信要周恩来到东北去,跟随自己继续读书。
1910年春,周恩来随同回家探亲的三堂伯周贻谦来到奉天省银州(今铁岭县),在他家寄居,并入银岗书院(初级小学)读书。这年秋天,他移居奉天府(今沈阳市)周贻赓家,入新建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丁班学习,
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10门。在东关模范学校两年间,周恩来“肆力学科,兼好读散文小说及新闻杂志”,各科成绩都名列前茅。由于广泛阅读《史记》《汉书》《离骚》等书籍,周恩来的作文尤受老师赞许,
常被批上“传观”二字,贴在学校的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其中,国文教员赵纯在批阅周恩来的作文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学生!”名言“为了中华之崛起!”就是在此期间生成。
3、南开学校:多才多艺、成绩最优的学生
经过东北的磨炼,周恩来已经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更大的变化,是发生在他进入天津南开学校以后。因为与东北相比较,在天津可以接触到大城市的社会生活,可以呼吸到近代社会的空气,这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同去东北求学一样,周恩来转赴天津,也是得益于伯父周贻赓。1913年春,周贻赓工作发生变动,改任天津长芦盐运司榷运科科员。周恩来随伯父搬到天津,住在河北区元纬路元吉里。随即,他进入大泽英文算学补习学校补习功课,准备南开学校的入学考试。
8月中旬,他顺利考入南开学校,19日报到入学,编入己三班(以后改为丁二班)。在南开学校的4年的学习生活,使周恩来从各方面都成熟起来。由于伯父收入微薄,经济上有困难,他很少回家,平时利用假日和课余时间,为学校刻蜡版,抄写教学讲义,以补贴膳食费,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尽管生活艰辛,但是周恩来的成绩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他的国文和数学成绩尤为突出。1914年12月14日,他荣获南开学校“国文传观”比赛第二名;1915年3月,他参加全校数学比赛,成绩优秀,所在丁二班成绩获全校总分第一。
1917年6月26日,周恩来以平均分89.72的成绩从南开学校毕业。在参加毕业典礼时,他还获得了国文最佳奖,并代表毕业同学致答辞。
4、赴日求学:在挫折中成长
从南开学校毕业后,周恩来希望能继续求学。由于家境贫寒,他决定报考日本官费学校。当时,中日两国之间有一个由日本政府指定学校为中国代培留学生的协定。该协定规定:中国学生凡能考取指定的日本大专学校之一的,可以享受官费待遇,直到学成返国为止。
1917年9月,周恩来由天津登轮船赴日本。10月,他进入日本东京神田区东亚高等预备学校补习日文,准备报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东京第一高等学校。1918年3月4日至6日,周恩来投考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共考日语、数学、地理、历史、英语、物理、化学、博物8科,还进行了口试。
遗憾的是,因日文成绩不好,他未被录取。不过,周恩来在精神上并没有过于沮丧。此后,为准备7月投考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不过,由于参加留日学生爱国运动,使得周恩来的复习计划几乎完全被打乱。直到6月初,他才重新开始温习功课,全力以赴准备考试。
1918年7月2日、3日,周恩来投考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又因日文成绩不理想,未被录取。1919年3月,周恩来得知南开学校即将创办大学部的消息后,决定回国学习。尽管未能进入日本大学深造,但留日期间的自学和实践活动,还是给周恩来带来很大的帮助,思想上的进步更是十分明显。
5、勤工俭学:确立共产主义信仰
1919年9月25日,周恩来出席南开学校大学部的开学典礼,是该部的第一届文科学生。为进一步探求救国真理,经南开学校创办人严修推荐和资助,周恩来决定到资本主义的发源地英国留学考察。1920年10月8日,他和南开同学李福景同获北京华法教育会开具的赴法证明。
行前,他与天津《益世报》商定,作为该报驻欧记者,以撰写旅欧通讯所得稿费来维持旅欧期间的生活。1920年12月13日,周恩来与李福景等人,乘法国邮船“波尔多斯”号抵达马赛港,随即换乘火车到巴黎。周恩来在此短暂停留后,于1921年1月5日赴伦敦,开始对英国作“社会实况之考查”。
由于伦敦生活费用大,他决定投考位于苏格兰首府的爱丁堡大学。1月25日,周恩来致信严修,禀报办理入学手续之事,相较于赴日之时,周恩来在思想上成熟了许多。赴欧之后,他广读博览,涉猎各种学说思潮,以审慎求真的态度,“对于一切主义开始推求比较”。
周恩来留学日本时参加的新中学会,建立以后采取的活动方式比较民主。学会在成立时既没有推举会长,也未建立执行委员会或理事会一类的集中领导组织,仅在开会时公推比较年长的一人为主席;会内的具体事务,也按照实际需要,推举一人或二人以上的干事担任。在京都与周恩来等人合影时坐在居中位置的马洗凡,在会员中年纪较大,曾在南开中学任自治励学会副会长,在1918年3月间一到日本,就与童冠贤、高仁山等人成了会员公认的新中学会实际领导人,成为新中学会决定会内一切大事的中心人物。新中学会在创立初期,会员的组织生活是相当严格的。当时,新中学会在东京租定早稻田隺卷町12号一所住宅为会址,名为“新中寄庐”( 童冠贤、高仁山、刘东美住处)。每逢星期日上午,新中学会就在“新中寄庐”举行会员座谈会。在座谈时,每个会员都先各自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及自己的学历、志愿等,然后座谈国家大事、个人的学行感想等;再有,就是轮流座谈个人一周来的读书心得,或作学术讲演。为了纠正不遵守时间的恶习,学会规定准时开会、准时闭会,无故不许迟到早退,并决定凡无故迟到者应自觉地站立一旁,必须等主席招呼后方许就座。周恩来加入新中学会后,曾几次到“新中寄庐”参加会员座谈会,在1918年6月9日的座谈会上,他讲了《婚姻问题与独身主义》。
1918年7月上旬,周恩来继在同年3月参加东京高等师范的招生考试未果之后,又参加东京第一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只是又以日语“会话不好”等原因落榜。当时,他的心情很不好,是新中学会的会友给了他不少安慰。1918年7月20日,是新中学会成立一周年纪念日,周恩来到新中寄庐参加了纪念活动。他在这一天的日记中记有:“早起赴新中寄庐,祝新中一周年纪念,由铁卿读祝词,毕摄影,共往郊外大久保大山团聚。”几天后,他还将新中学会成立一周年纪念日这天拍的两张他与4个会友的合影照片,及一张摄有诸多祝词的照片,夹在自己的日记本中,使之得以存留至今。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从小志高,12岁就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
1911年年底,周恩来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上学。这一天,魏校长亲自为学生上修身课,题目是“立命”当时正是中国社会发出剧烈变动的时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刚刚推翻了清朝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统治。很多人,特别是年表人思想困惑,没有明确的理想追求,没有人生奋斗的目标。校长讲“立命”,就是给学生讲怎样立志。
魏校长讲到精彩年突然停顿下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请问为什么读书?”
教室里静静的,没有一个学生回答。
“如果没有人回答,我就一个个问了!”
魏校长走下讲台,指着前排一同学说:“你为什么而读书?”这个学生站起来挺着胸脯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就是为了光宗耀祖。”魏校长又向第二个学生,回答是:为了明礼而读书。第三个被问的学生是一个靴铺掌柜的儿子,他很认真地回答说:“我是为我爸而读书的。”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为了这些回答都不满意,摇了摇头又起到周恩来面前,问道:“你是为什么而读书?”
周恩来在学生中威信挺高,在以前不久,辛亥革命刚刚成功,他在同学们中第一个剪掉了长长的辫子,这是很不简单的一件事,因为满清政府规定,所有汉人男子都必须像满族人一样留长辫子,以表示忠于清朝朝廷,不留辫子就要杀头。周恩来是第一个剪掉辫子的学生,所以,大家都很佩服他。
周恩来站起身来,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等待他的回答。周恩来非常郑重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回答的多好啊!一句话,表达了周恩来从小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志向。
魏校长没有想到,竟然有这样出众的学生,非常高兴。他示意让周恩来坐下,然后对大家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意思是说,有志气的青年,都要向周恩来学习啊!
他刚到东北时,奉天府(今辽宁沈阳)一时还没有合适的学校可读,所以先随三堂伯到铁岭进银岗书院(初级小学)读了半年书。这年秋天,第六两等小学堂建成。伯父把他接到奉天府,插入这所学堂的高等丁班学习。在学校里,老师经常向学生讲述时局的危急和历代民族英雄的故事,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暑假中,周恩来到他同班同学何履祯家去做客。那里是沈阳南郊沙河南岸的魏家楼子,正是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村后的山上留有沙俄立下的碑,村东头的烟龙山上有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建的塔。当地的老人向他们悲愤地诉说沙俄军队血洗这个村子时的悲惨情景。何履祯的祖父何殿甲带他们到日俄两军曾经激烈争夺过的烟龙山察看,并且写下这样的诗句:“登彼龙山兮山巅,望彼河水兮潺潺。忆甲辰年兮神往,想日俄战兮心酸。”“吾已生于斯兮长于斯,恨不能翱翔兮五湖烟。今吾老兮有何志愿?图自强兮在尔少年!”〔1〕
富于感情的周恩来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就在这些年头里,他时刻关心国事,养成了坚持读报的习惯。他自己订了当时奉天出版的《盛京时报》,每天必读。有一天在报上看到殖民主义者贩卖黑奴的消息,他大声地说:“黑奴总有一天要解放!”一次,老师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同学中有的说是为了帮父母记账,有的说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周恩来坚决地回答:“为了中华之崛起!”〔2〕
怎样把祖国和人民从苦难和屈辱中拯救出来?怎样使中华民族得到振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连串问题从这个时候起,一直像一团烈火那样燃烧在周恩来的心中,成为经久持续的动力,推动他不断向前求索。
周恩来在回顾自己青少年时的历程时曾说:我自己和大家一样受过旧教育,后来因为看到民族危亡、山河破碎而觉悟起来,参加了革命。从爱国到革命,这几乎是一切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走过的共同道路。周恩来走上革命道路也是从这里起步的。
那时的革命还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六两等小学堂里有两位教员:一个历史教员叫高戈吾,很富于正义感,在宣统年间就剪去辫子,经常向学生鼓吹反清革命,并且把章太炎的文章和同盟会的刊物拿给学生读,还曾把邹容充满激情地鼓吹革命的小册子《革命军》借给周恩来看;另一个地理教员姓毛,倾向改良派,介绍学生看康有为、梁启超的文章。周恩来在高老师的影响下,热烈地同情革命。当辛亥革命的消息传来时,他剪去辫子,表示同清朝政府决裂。
第六两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奉天东关模范学校)是一所刚开办不久的比较新式的学堂。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十门。它的“新”当然有限得很,但比起旧式的私塾和书院来,这些课程毕竟在周恩来眼前打开一个新的天地。他在学校中学习认真,有礼貌,守纪律,各门功课都学得很好,国文的成绩尤其突出。课余常爱读《史记》、《汉书》、《离骚》等书籍。他的作文常被教师批上“传观”二字,贴在学校的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国文教员赵纯在批阅周恩来的作文时,对周围的同事感慨地说:“我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学生!”〔3〕
一九一二年十月,周恩来写了一篇作文:《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他当时认为,中国要图富强,应该从根本做起,把教育办好。他写道:
“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
对校长和教师,他也提出恳切的要求:
“吾校司教育之诸公乎。诸公为国家造人才,当殚其聪明,尽其才力。求整顿宜重实际,务外观先察内容。勿自隳行检,以失人则效;勿铺张粉饰,以博我名誉;更勿投身政界党会,谋利营私,以纷扰其心志,而日事敷衍。校长为学生择良教材,教习为学生谋深造就。守师严道尊之旨,除嚣张浮躁之习。注重道德教育,而辅之以实利美感,更振之以军国民之精神。教育美满,校风纯正,则此纪念日乃可因之而永久。”〔4〕
这是现在保存下来的周恩来最早的一篇文章。
当时,他还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但已表现出高尚的志向和引人注目的才能。他怀着强烈的社会使命感,十分注重道德修养,对教育的目的和师生的责任也作了比较好的阐述。国文教师读到这篇作文后十分高兴,在卷末批了几句话:“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4〕第二年,奉天举办的教育成绩展览会把这篇文章作为甲等作文展出,并收入《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书中。一九一五年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以后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两书也先后把这篇作文收入了。
周恩来到东北另一个好处是学会了交朋友。他的性格是温和的,但他对无理的横暴决不低头和退缩。他初去东北时是个比较文弱瘦小的孩子,说话又有着浓重的南方口音。一些大同学骂他是“小蛮子”,经常打他,欺侮他。经过两个月,他就想法子交朋友,出入时同一批和他一样瘦弱的孩子一起走。这样人多势众,大同学再来欺侮,他们就抵抗和对打,那些大同学也就不敢再欺侮他了。
学校里有一个姓吴的老校工,工作很辛苦。周恩来经常起早来到学校,帮助老校工扫地、烧水。有一次这个老校工病倒了,周恩来去看望他,把身上仅有的八个铜元给他,帮助他治病。
到东北后,在周恩来身上还带来一个重要的变化:把他的身体练好了。童年时,周恩来的体质是比较弱的。东北气候寒冷,风沙漫天。在这种新的环境里,他一直坚持在凛冽寒风中跑步、踢球、做操。他的生活又比较俭朴。经过几年,把他的体格锻炼得很强健。后来,他对辽宁大学的学生说过:“我身体这样好,感谢你们东北的高粱米饭、大风、黄土,给了我很大的锻炼。”他又说:“吃高粱米,生活习惯改变了,长了骨骼,锻炼了肠胃,使身体能适应以后艰苦的战争年代和繁忙的工作。”
这时的周恩来,同他在苏北的童年时代相比,已有了显著的变化。但更大的变化,还是发生在他到天津进入南开学校以后。
周总理的小故事:
飞机遇险的时候
1946年1月,周恩来同志从延安乘飞机去重庆。同行的除了工作人员,还有叶挺的女儿小扬眉,她才11岁。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而且越结越厚。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飞机像冻僵了似的,沉甸甸地往下坠,还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机长命令机械师打开舱门,把行李一件一件往下扔,好减轻飞机的重量,还要大家背上降落伞包,做好跳伞的准备。
大家正忙着,忽然听到小女孩的哭声。周恩来同志立刻站起来,从摇摆不定的机舱一头,几步跨到小女孩面前。原来小扬眉的座位上没有降落伞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