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完这里的回答后,高考前不要再碰电脑了。除非你有特别需要例如查资料什么的。但我不认为高三除了大量做题之外还有什么资料需要查,毕竟你是理科生而不是文科。
2.数学的话多做题。如果你是高一就开始努力那么每天花半小时以上做下除了作业外的题也差不多了。但是你是高三,注定你一定要花更多的时间。另外做数学题最好挑些基础的,除非你数学想拔高,不然先把该拿到的分拿到。最后几题压轴题是有竞赛难度的,基础好的话也许能补上分,但是如果没有基础的话一切空谈。错题更正也很重要。设一个改错本,把错题都抄下来高考前一个月开始看。这样的话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心理上都会比那些不知道翻什么的人强。
3.不知你那里是否有选科。我按广州这边的来说好了。如果你选物理的话,不好意思帮不了你了……因为我物理也不怎么样。不过还是那句,把课本看熟,把定理记熟。基础真的很重要。还有也是改错本。
4.化学和生物同上。高考要出路也只有一条就是拼命读书做题。如果想创造奇迹的话就无论如何把他们当做享受,就算自己会变成自虐狂都好。现在怪教育制度没用的,因为你没办法改变它,能改变的只有你自己。
5.关于语文,这些比较文科的东西我不是很擅长……文科都是靠背,语文要把诗词和解释都背好。保证古诗文那里拿分,(注:我这里也是按广东的高考来说,毕竟广东省是方言区,语文题相对简单。)然后作文的话,只有多搜集素材了。如果文科班有朋友的话他们应该会有些素材本什么的,问他们借来看看。
6.英语,记单词,语法。这两样在作文里很重要。阅读的话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单词无视就好了,题目里出现的话就在文中找。这里提供几个考试比较常见的:infer,推测,v,通常题目会问你what can you infer from the passage之类的,这种题目一定要和what can you know from the passage分开。infer是文章里没有出现的需要自己推论或者感受出来的,而know则可以是出现过的。当年就是这个鬼infer……哎。其他大部分题目的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原句或者差不多的句子。大部分文科都不需要改错本……但英语需要。英语做些语法题,错的搞明白,抄下来,高考前一个月看。还有关于完型填空,不认识单词也没办法,只有用排除法了。另外平时也多做点完型填空什么的,遇到不认识的单词一定要查。设本单词本,记下遇到的不会的单词。上学放学路上背,吃饭时背,每次背的不需要多,但一定要反复背,多背,日积月累。就算只有180天也要积累,说不定高考就正好出现你背过的。语法填空一样的道理。
7.高考前1~2个月背好政治地理历史什么的文科东西。那些背早了反而会忘记,不要背太早。文综嘛。
8.有不会的一定要去问老师问同学,总之不明白非得弄到明白。无论如何都要弄明白知道吗。
9.压力不要过度,相信自己。
10.我在网上已经遇到过好多个因为上网耽误了高考的朋友了……他们最后的心情……唉。所以我希望不要再出现这样的孩子了。
努力做好,相信自己。压力过度会导致水平发挥不正常,高考前做点轻松的事。
个人学习经验……
辛苦打出来……LZ不要辜负啊……不要再重蹈覆辙我认识的人的路了……因为那样的话,无论那个人我认识不认识我都会觉得好难过好难过的……
就这样……加油……
只要有恒心一定行,下面有个例子。你看看
史玉柱创造的奇迹
史玉柱,安徽人。研究生毕业后1989年“下海”,在深圳研究开发M6401桌面中文电脑软件,获得成功。1992年成立巨人高科技集团,注册资金 1.19亿元,被1995年7月号《福布斯》列为中国大陆富豪的第8位,而且是惟一高科技起家的企业家。
从巨人汉卡到巨人大厦,从脑白金到黄金搭档,如果经商也是一场游戏,史玉柱玩了一场大翻盘,表现可圈可点。在中国经济改革的浪潮中,史玉柱无疑是具有传奇色彩的创业者之一。从一穷二白的创业青年,到全国排名第八的亿万富豪,再到负债两个多亿的“全国最穷的人”,再到身家数十亿的资本家,史玉柱演绎的真实故事,情节之丰富、命运之跌宕,超乎财经小说的想象发挥。在民营企业家命运沉浮变幻的序列中,史玉柱再次崛起的故事,突显出“执著与毅力”的魅力与价值。2001年,史玉柱当选“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大事年表:
1962年生,安徽怀远人。
198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分配至安徽省统计局。
1989年1月,毕业于深圳大学研究生院,为软科学硕士。随即下海创业。
1989年,推出桌面中文电脑软件M-6401,4个月后营业收入即超过100万元。随后推出M-6402汉卡。
1991年,巨人公司成立。推出M-6403。
1992年,巨人总部从深圳迁往珠海。M-6403实现利润3500万元。18层的巨人大厦设计方案出台。后来这一方案一改再改,从18层升至70层,为当时中国第一高楼,需资金超过10亿元。史玉柱基本上以集资和卖楼花的方式筹款,集资超过1亿元,未向银行贷一分钱。
1993年,巨人推出M-6405、中文笔记本电脑、中文手写电脑等多种产品,其中仅中文手写电脑和软件的当年销售额即达到3.6亿元。巨人成为位居四通之后的中国第二大民营高科技企业。史玉柱成为珠海第二批重奖的知识分子。
1994年年初,巨人大厦动工,计划3年完工。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5年,巨人推出12种保健品,投放广告1个亿。史玉柱被《福布斯》列为内地富豪第8位。
1996年,巨人大厦资金告急,史玉柱决定将保健品方面的全部资金调往巨人大厦,保健品业务因资金“抽血”过量,再加上管理不善,迅速盛极而衰。巨人集团危机四伏。
1997年年初,巨人大厦未按期完工,国内购楼花者天天上门要求退款。媒体地毯式报道巨人财务危机。不久只建至地面三层的巨人大厦停工。巨人集团名存实亡,但一直未破产。
1999年注册建立生产保健类产品的生物医药企业——“上海健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00年12月21日注册成立“珠海市士安有限公司”。在珠海收购巨人大厦楼花。
2000年,史玉柱又在媒体露面,据其介绍,他和原班底人马在上海及江浙创业,试图东山再起,做的是“脑白金”业务,据说还不错。经过几年的历练和反思,人成熟了许多。他一再表示:“老百姓的钱,我一定要还。”并定下了2000年年底还钱的时间表。
2001年,史玉柱“重出江湖”,正在上海申请注册一个巨人公司,谋求上市。
人物传记
关于史玉柱,笔者曾在他最辉煌的年代采访过他,人家当时说,史玉柱的发迹是挡都挡不住的运气;那么当写作本书时,史玉柱则早已露出兵败如山倒的颓势,正面临着人生的一次大起大落。有人说:正是史玉柱本人,狂写了九十年代中国企业家的一段兴衰史……
狂热的失误
假设我们把史玉柱狂写巨人的这段历史反过来审视,先检讨他的失败,巨人何以像一座地基不稳的大厦说倒就倒?现在一种比较定论的分析便有两条。首先便是归咎于巨人的投资重大失误,其主因便是那座名噪一时的楼高70层、涉及资金12亿的巨人大厦。时至今日有人评论,巨人大厦是史玉柱有生以来第一个重大投资失误,他根本没有实力盖一座全国最高的大厦,这是个人狂热的一个典型之作。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大厦从1994年2月动工到1996年7月,史玉柱竟未申请过一分钱的银行贷款,全凭自有资金和卖楼花的钱支持,做房地产,竟将银行搁置一边。而这个自有资金,就是曾经令巨人风光一时的生物工程和电脑软件产业。但谁都知道,以巨人在保健品和电脑软件方面的产业实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住70层巨人大厦的建设,当史玉柱把保健品和电脑软件产业的生产和广告促销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大厦时,巨人大厦便抽干了巨人产业的血。史玉柱曾经在1994年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一段话:这一个阶段我看传记、党史比较多一些,最深的感受是,办一个企业与建立一个政党、一个国家非常相象,从党史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越看越像。任何群体达到一定规模之后都必须建立严密的组织,组织对于团体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认为现在的企业组织和解放前四类军事武装相似。
二次创业
这是1995年记者采访史玉柱时的一段对话,当时的史是这样来介绍自己的想法的:
1994 年是巨人集团富有转折意义的一年,1至8月间巨人集团经营状况处于徘徊状态,甚至有少许倒退,9月下定决心进行全面改造后,10月份开始企业增长速度加快,员工队伍以每月200到300人的速度增长。尤其是生物工程,脑黄金项目从零开始,9月份我们一个工厂都没有,现在已有七、八个工厂。
也就是说我们进入了二次扩张时期。我们把它叫做二次创业,一段时间我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许多民营企业发展到一定时候,创业时的激情就消失了,开始了窝里斗,像我们巨人效益好一点,结果吃大锅饭比国营企业还厉害,有人不再考虑为企业做贡献,这个在1994年上半年非常明显,开始我想从美国企业中找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但失败了。美国管理模式不同,人家职业道德感非常强,比如说上班时间从不打私人电话,因为他们认为上班的时间是被企业所买下来的,我们做不到。后来我研究,这种问题在国内则有相当普遍性,一批民办企业都有这个过程,正如民营企业许多都进行了二次创业一样,“四通”、“联想”都已经涉及到这样的问题了,但真正做起来的很少。
所以我于1994年底提出了二次创业……也就是说,重新利用创业来激活企业人的创造性激情。
做好一个公司的第二次创业,关键还有一个人的因素,也就是那句名言: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队伍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年轻人在战争时代成长得非常快,二十几岁就可以当师长军长,就可以领兵打仗,在和平时期就相对成长期长多了。就是因为战争时期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有非常的压力,所以现在我们花了许多精力去研究如何训练这支年轻队伍,要给年轻人非常大的压力。1994年下半年我们做了一次试验,模拟战争气候,当然我们不能说给他以生与死的压力,但可以给他们一些在常规下不可能完成的压力,迫使他们创造奇迹才能完成,如果创造出了奇迹可以得到可观的奖金,如果不能创造奇迹将被免职,让他在一年内做普通员工,一年后可以再次获得机会。结果证明,三分之二的人创造了奇迹,这样我们就有了一支很强的干部队伍。三个月前你见到他说话经常还说不到点子上,现在谈起自己掌管的那个部门头头是道。
三大战役
史玉柱把自己的企业发展称之为打战役,比如在1994年确立自己的三大主导产业时史玉柱就称之为要打“三大战役”,即电脑、药品、保健品。的确这三大战役在1995年初为史玉柱创造了奇迹,比如1994年底开始的脑黄金战役,在1995年1至3月,脑黄金的回款额居然做到了1.9个亿。即使在保健品做得最好的时候,史玉柱没有忘记自己赖以起家的电脑软件:
我们最主要的仍是计算机产业,从1995年8月份开始,进入了产品结构调整,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今后产品以软件为主,硬件将逐渐被抛弃,这是需要下大决心的。中国目前的计算机产业处于低谷时期,这里主要有两大因素:
一是国外大公司介入中国市场,令中国较大的计算机企业无处容身,只能成为他们的买办。二是国内出现几十万个小型计算机企业,相互竞争,相互杀价,这使得大型公司无力与之竞争。
所以我认为中国计算机产业要从低谷中走出来,必须要在中文软件上突破。要按照我们的长处发展,至少要先占领国内的市场中文软件开发对于组织管理的要求很高,中国管理跟不上,而外国企业却已开始踏足这一领域。中国目前圈套型的计算机企业都没有离开中文软件的开发,如四通公司的中文打字机其实就是一套汉字处理软件。巨人也是靠巨人汉卡起来的。中文软件的面很广,不仅是文字处理,还包括教育软件、商用软件等领域。各个方面推出几个革命性的产品,创造出新的需求,就可将中国计算机产业从低谷中拯救出来。
用努力和方法去拼搏..
既然是理科,, 就绝对是有关联的.. 就把每到问题或者把一张试卷精通, 然后推, 每道题目设计什么, 有什么方法解决, 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还有多少方法, 然后就是题海战术, 提高做题速度, 和质量.. 还有思考的熟悉程度..
最重要的是有决心, 然后分秒必争的去学.. 不过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 不要老是熬夜..因为到时候把身体熬坏了.. 可能会得到反效果也说不定..
就是累的时候就转换方式, 比如听一下歌,, 或者文科理科交替的做.. 或者说想得太累就去运动一下, 做一下伏地挺也可以..
其实真的要提高也不难, 有信心吗>???.. 好好去奋斗吧..用努力和方法去拼搏..
既然是理科,, 就绝对是有关联的.. 就把每到问题或者把一张试卷精通, 然后推, 每道题目设计什么, 有什么方法解决, 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还有多少方法, 然后就是题海战术, 提高做题速度, 和质量.. 还有思考的熟悉程度..
最重要的是有决心, 然后分秒必争的去学.. 不过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 不要老是熬夜..因为到时候把身体熬坏了.. 可能会得到反效果也说不定..
就是累的时候就转换方式, 比如听一下歌,, 或者文科理科交替的做.. 或者说想得太累就去运动一下, 做一下伏地挺也可以..
其实真的要提高也不难, 有信心吗>???.. 好好去奋斗吧..用努力和方法去拼搏..
既然是理科,, 就绝对是有关联的.. 就把每到问题或者把一张试卷精通, 然后推, 每道题目设计什么, 有什么方法解决, 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还有多少方法, 然后就是题海战术, 提高做题速度, 和质量.. 还有思考的熟悉程度..
最重要的是有决心, 然后分秒必争的去学.. 不过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 不要老是熬夜..因为到时候把身体熬坏了.. 可能会得到反效果也说不定..
就是累的时候就转换方式, 比如听一下歌,, 或者文科理科交替的做.. 或者说想得太累就去运动一下, 做一下伏地挺也可以..
其实真的要提高也不难, 有信心吗>???.. 好好去奋斗吧..用努力和方法去拼搏..
既然是理科,, 就绝对是有关联的.. 就把每到问题或者把一张试卷精通, 然后推, 每道题目设计什么, 有什么方法解决, 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还有多少方法, 然后就是题海战术, 提高做题速度, 和质量.. 还有思考的熟悉程度..
最重要的是有决心, 然后分秒必争的去学.. 不过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 不要老是熬夜..因为到时候把身体熬坏了.. 可能会得到反效果也说不定..
就是累的时候就转换方式, 比如听一下歌,, 或者文科理科交替的做.. 或者说想得太累就去运动一下, 做一下伏地挺也可以..
其实真的要提高也不难, 有信心吗>???.. 好好去奋斗吧..用努力和方法去拼搏..
既然是理科,, 就绝对是有关联的.. 就把每到问题或者把一张试卷精通, 然后推, 每道题目设计什么, 有什么方法解决, 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还有多少方法, 然后就是题海战术, 提高做题速度, 和质量.. 还有思考的熟悉程度..
最重要的是有决心, 然后分秒必争的去学.. 不过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 不要老是熬夜..因为到时候把身体熬坏了.. 可能会得到反效果也说不定..
就是累的时候就转换方式, 比如听一下歌,, 或者文科理科交替的做.. 或者说想得太累就去运动一下, 做一下伏地挺也可以..
其实真的要提高也不难, 有信心吗>???.. 好好去奋斗吧..用努力和方法去拼搏..
既然是理科,, 就绝对是有关联的.. 就把每到问题或者把一张试卷精通, 然后推, 每道题目设计什么, 有什么方法解决, 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还有多少方法, 然后就是题海战术, 提高做题速度, 和质量.. 还有思考的熟悉程度..
最重要的是有决心, 然后分秒必争的去学.. 不过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 不要老是熬夜..因为到时候把身体熬坏了.. 可能会得到反效果也说不定..
就是累的时候就转换方式, 比如听一下歌,, 或者文科理科交替的做.. 或者说想得太累就去运动一下, 做一下伏地挺也可以..
其实真的要提高也不难, 有信心吗>???.. 好好去奋斗吧..用努力和方法去拼搏..
既然是理科,, 就绝对是有关联的.. 就把每到问题或者把一张试卷精通, 然后推, 每道题目设计什么, 有什么方法解决, 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还有多少方法, 然后就是题海战术, 提高做题速度, 和质量.. 还有思考的熟悉程度..
最重要的是有决心, 然后分秒必争的去学.. 不过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 不要老是熬夜..因为到时候把身体熬坏了.. 可能会得到反效果也说不定..
就是累的时候就转换方式, 比如听一下歌,, 或者文科理科交替的做.. 或者说想得太累就去运动一下, 做一下伏地挺也可以..
其实真的要提高也不难, 有信心吗>???.. 好好去奋斗吧..
想提高百分以上也要看你现在的分数情况。。300分想提高到400分很简单那。。。650想到750就。。。。
不过我自己试过以后觉得真正现实的方法就是多练习题,多反思,特别是错的问题一定要研究透,你研究透一个习题胜过做50道同类的题。因为很多题目都牵扯到数个方面的问题,只要你是真正理解了,以后遇到相关问题不要说举一反三,举一反十都没问题。
另外题海战术虽然有诸多弊病,但是在抓分方面还是很有效果的。你自己算算,180天,你每天做习题,即使每3天的题目中才有一道题目与高考的题目相同或者类似,但是只要你自己理解透了,180天下来60道题目,除去重叠的,分数大幅提高绝对不难。
我当初就是高3第一次模拟考与高考分数整整相差140分。浙江大学。
用努力和方法去拼搏..
既然是理科,, 就绝对是有关联的.. 就把每到问题或者把一张试卷精通, 然后推, 每道题目设计什么, 有什么方法解决, 为什么要这样解决, 还有多少方法, 然后就是题海战术, 提高做题速度, 和质量.. 还有思考的熟悉程度..
最重要的是有决心, 然后分秒必争的去学.. 不过还是要注意劳逸结合, 不要老是熬夜..因为到时候把身体熬坏了.. 可能会得到反效果也说不定..
就是累的时候就转换方式, 比如听一下歌,, 或者文科理科交替的做.. 或者说想得太累就去运动一下, 做一下伏地挺也可以..
其实真的要提高也不难, 有信心吗>???.. 好好去奋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