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咏春笋》(翻译及赏析)

2025-04-07 20:20:0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咏春笋
作者:杜甫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翻译:
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那些踏着新竹来欣赏竹林的人,来到我这我都怒而不欢迎他们。
作品赏析: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 这句诗写出了诗人爱护竹子的心情!
此咏春笋也。
杜门谢人,护笋成竹,有圣人对时育物意。《杜臆》:种竹家,初番出者壮大,养以成竹。后出渐小,则取食之。胡夏客曰:因王子猷看竹不问主,遂翻为主不迎客,用意亦巧。看,看守也。从嗔,任其嗔怒也。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回答2:

唐 杜甫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翻译:
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那些踏着新竹来欣赏竹林的人,来到我这我都怒而不欢迎他们。
赏析:
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那些踏着新竹来欣赏竹林的人,来到我这我都怒而不欢迎! ————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爱护竹子的心情!   此咏春笋也。   杜门谢人,护笋成竹,有圣人对时育物意。《杜臆》:种竹家,初番出者壮大,养以成竹。后出渐小,则取食之。胡夏客曰:因王子猷看竹不问主,遂翻为主不迎客,用意亦巧。看,看守也。从嗔,任其嗔怒也。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如果不会要多多看书哦!还有可以上网查找百度的百科,或许有帮助

回答3:

选自:
【三绝句】   
唐 杜甫   
楸树馨香倚钓矶,斩新花蕊未应飞。   
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   
门外鸬鹚去不来,沙头忽见眼相猜。   
自今已后知人意,一日须来一百回。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   
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翻译:
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那些踏着新竹来欣赏竹林的人,来到我这我都怒而不欢迎他们。
赏析:
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那些踏着新竹来欣赏竹林的人,来到我这我都怒而不欢迎! ————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爱护竹子的心情!   此咏春笋也。   杜门谢人,护笋成竹,有圣人对时育物意。《杜臆》:种竹家,初番出者壮大,养以成竹。后出渐小,则取食之。胡夏客曰:因王子猷看竹不问主,遂翻为主不迎客,用意亦巧。看,看守也。从嗔,任其嗔怒也。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望采纳~~

回答4:

文及注释

译文
无数的春笋生满竹林,不仅封住了柴门还堵住了道路。
那些踏着新竹来欣赏竹林的客人,就算等待得都有点恼怒了我也没有出去迎接。

注释
上番:乃川语。《猗觉寮杂记》:杜诗:“会须上番看成竹。”元诗:“飞舞先春雪,因依上番梅。”俱用上番字,则上番不独为竹也。韩退之《笋》诗:“且叹高无数,庸知上几番。”又作平声押。斩新、上番,皆唐人方言。独孤及待:“旧日霜毛一番新。”亦读去声。杨慎《丹铅录》番作筤引《易》苍筤竹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