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和“道”的区别是什么?

2025-02-22 13:12:53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概念不同

道:是自然运行的规律,也是人修身养性之本。

术:是人遵行自然规律的做事方式,也是人的驾驭之道、进取之道、防御之道。

2、出现时间不同

道:在人没有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存在,只是有实无名罢了。

术:除了动物界的弱肉强食之外,唯有人把它更进一步地发扬光大。

3、逻辑不同

道:决定了一切行为的根本思想逻辑,也就是通常说的底层逻辑,具备很强的普适性和理论性。

术:决定你做什么行为方法逻辑,甚至是你行为的本身,也就是通常说的玩法。



扩展资料

“道”的概念是老子首先提出来的,在新道家的哲学基础方面,早在抗战时期,金岳霖就在《论道》等书中,将原始道家所创发的概念,如无极太极、动静、无有、混沌等范畴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系统,全新地改变了传统形上道论的内涵和面貌。无论其开拓性和严密性,都远超过同时代其它的新道家和新儒家。

“道”是推动宇宙运行最根本的规律,是“天”的意识,它不受时空的限制。意识分为意和识,意就是思考,就是基于概念达成目的的过程,识就是感受,就是诠释概念的过程。

当我们去思考“道”时,它从一个巨巢中生生不息,于是万物生,当我们去感受它时,天人合,于是万物静。道是宇宙最根本的力,它无时无处不在,它超越时空,即在变又不变,若一定有规律则“大道至简”。

人脑是小宇宙,人有意识,而天也有意识,意识并非物,天的意识和人的意识没有分别,都从于道,人的意识和天的意识是纠缠在一起的,所以你的想法一定有天的烙印,你的命运同样也不全由你掌握。

回答2:

道为体,术为用。有道者术能长久,无道者术必落空。学术先需明道,方能大成。学术若不明道,终是小器。故道为纲,术为目,纲举目张。道为世间规律,术为规律之用,道为本,术为末,若本末倒置,则一世殆矣!

回答3:

明道——“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道是教育理念、教学规律,是教学原则。“明道”就是加强教育理论研修,学习新课程理念,研习教学论和学习理论,领悟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理论框架。

优术——“术”是能力,能力是知识、方法、策略和经验的集合体;“术”也是可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和策略,是可以提高效果和效率的技巧。“优术”即不断提升教学方法,探索和积累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教学策略,积淀适合于自己和本校的教学经验,当然还要持续更新信息技术教学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

回答4:

你的理解是对的,术士具体方法,道是总的理论和修为。

回答5:

道~万事万物的总源
术~行为方式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