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亿佛国”有多远?

2024-11-07 04:36:0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人们往往都会把“界”理解为“某个地方”、“某颗星球”、“某个星系”,但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也正因为有误解,修行人通常就以为宇宙间确实有一个地方叫做“西方极乐世界”,我们修行就是为了要到那里去。看了我的博文,很多修行和没有修行的人还是感觉到不太明白,有的又生出了新的误会,又落入了迷雾,过去的虚幻梦境被打破了,真实的去处又看不见,到底是否真有“西方极乐世界”呢?所以,我更进一步的和大家一起再来讨论佛经里“如来真实意”。 “界”是指的界线、界限,是物与物之间、事与事之间的分界线,虽说是“线”其实又是没有具体形象的,就比如中医讲的“经络”虽说是有一定的走向和路线,但其实也没有解剖学概念上的“物质结构”,也就是说“有”,但无形,觉者能知,迷者不见。事物有所分别,故有“界线”。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不也常常讲到“界”的情况吗?比如“商业界”、“企业界”、“产业界”、“军界”、“政界”、“金融界”、“教育界”、“学生界”、“医疗卫生界”、“艺术界”、“武术界”、“体育界”、“社会各界”,我们总在说,但有谁真的见过这些“界”都长的什么样子吗?是长的?方的?圆的?多边形的?什么色彩的?什么图案的?它们无形无相,却又都真实存在。 其实这些“界”都是由具有相类同个性特质、相类同工作方式、相类同学习方式、相类同思维方式的人群组成的社会人群分类,这些“界”虽然并没有一个确定的外貌形状,也看不见各“界”,也摸不着各“界”,然而生活在各“界”里的人们却是有一些明确的“特质”的,通过这些“特质”,我们基本还是能判定他属于哪一“界”。因为学生有学生的特质——学生特有的体态、言行举止、着装、每天干的事情、性情、爱好、思维活动等等;教师有教师的特质——体态、言行举止、着装、每天干的事情、性情、爱好、思维活动等等;军人有军人的特质——体态、言行举止、每天干的事情、性情、爱好、思维活动等等;企业家有企业家的特质——体态、言行举止、着装、每天干的事情、性情、爱好、思维活动等等;艺术家有艺术家的特质——体态、言行举止、着装、每天干的事情、性情、爱好、思维活动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无论如何,各“界”确实都具有各“界”的特质,当我们自己进入其中的某一“界”时,我们同样也会逐渐的养成与之相应的特质。 所以,“界”不是一个“地域”概念,并无上、下、前、后、左、右、中之类的“地域”分别,“界”是一种生命活动内容的“范畴”,它没有形状,也没有大小,“界”与“界”之间也不存在任何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它跟是否处于地球上和是否处于银河系中央或者别的什么星系里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 所以佛经里常提到的“三界”、“十八界”、“大千世界”、“西方极乐世界”、“娑婆世界”、“诸佛世界”也是如此,既无形状,也无大小,相互间也无时空距离,全是浑然一体的。所以才有所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表述,佛经里还经常说到“一微尘一世界,一微尘一佛国”,这些都是对于“界”的具体表述。并非比喻,确实真实不虚。佛经里常说的这样那样的“界”都是针对不同的“生命层次”和“智慧层次”来讲的,其中也涉及到“生命种类”和与之相适应的“界”的差别。相同种类的生命体,即便是生活在不同的星球上,如果他们的智慧层次相同,那么他们也都处于相同的“界”,这和是否处于同一颗星球上或者同一个星系里并没有直接关系。也就是说,同样是执着、迷茫的人,即便生活在不同的星系和星球上,他们都只能处于“娑婆世界”,不可能处于“西方极乐世界”或者别的“佛国世界”。而同样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由于智慧显现的层次不同,修行果地的不同,觉悟还是迷茫的不同,也是生活在不同的“界”——包括“西方极乐世界”、“诸佛世界”、“娑婆世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等等中,而且这些“不同”还包含了“生命层次”和“生命种类”的不同。所以,所谓“带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说法是错误的!“业”是什么?“业”是一种思维和行为过程,所谓“带业往生”指的是“带有不净业”往生,你如果一直都带着这些,无论到哪里都是“娑婆世界”。所以,叫众生“带业往生”者确实是误人子弟,是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给误解了。 我们可以从社会现实中的事情来理解什么是“带业往生”。比如,一个浙江老板,他是做鞋的企业家,为了扩大和发展自己的事业,他到了北京,在北京找助手、合作者、资金、经营场所,然后开起了一家制鞋分公司,在北京开始发展制鞋事业,他把自己的“制鞋事业”带到了北京,以后可能又会带到成都、重庆、纽约、伦敦、莫斯科等等,这就是真正的“带业往生”,他走到哪里就把“业”带到哪里,在他选定的地方还是继续开业,重操旧业。 然而,“西方极乐世界”里,难道说“阿弥陀佛”会给你办执照重新开业吗?当然是绝对不可能的,那么你怎么能说可以“带业往生”呢?要去就只能“赤条条”地去,什么“业”也不能带,要带就不能去,去了也进不了门!更何况你带着那些东西(不净业)连门都不可能摸着。就比如说一个种庄稼的农民,他不可能把他的庄稼活带到政府办公大楼里去干吧?他要当政府官员,他就要从政,放下自己的“庄稼活”。身份变了,所从之“业”也要变,因为“界”不同了。当然,一个人从一个“农民”一下转变成一个“政府官员”完全有可能会不能马上完全适应新的环境和工作,自身能力也完全有可能还不够,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提高,但这些“障碍”是由于务农的时间长了,学习的时间或机会耽误太多,所以自身能力没有提高,甚至也有所下降了,这就是“业障”,“业障”是可以被带进“政府工作”中的,但请注意,“业障”不是“业”,“业障”是长期从事某种“业”而养成的“习性”,这“习性”是会真实的被“带走”的,会被“带进”新的“界”里,这也像很多大学毕业生在走进社会,从事各种事业的一段时间里总会表现出很多的“学生习气”,都是一样的道理。 同样,虽然有修行人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生命层次比过去有很大提高,但也会由于过去的很多“习性”一下子还难以完全消去,所以,“往生”以后还需要继续学习和修行以便最终获得真正的“大自在解脱”,这才有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九品莲台”之说。 再说一说那个“世”,佛经里经常有关于“三世诸佛”,“前世”、“后世”、“未来世”、“今世”、“来世”等等之说,从所表述的事情来看,“世”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个时间概念,在另一些情况下又是一个“空间”概念,但不是“地域”概念。“世”在用来表述“空间”概念时,它和“界”具有相类同的含义,所以也常常连着说“某某世界”。它也仅仅是一个生命活动内容范畴、生存范畴、万物的存在方式范畴,而不是指的“地域”概念。所以,“世”也不存在确定的形状、长短、大小、距离和方位,然而它又是真实存在着的。我们不可以认为“西方极乐世界”、“诸佛世界”一定是一个距离我们生活的地球很遥远的另一个地方。虽然佛经里讲了那么多的“世界”,但和天文学里讲的“星球”、“星系”不是一回事,纵然看上去在表述言辞上有很多关联性,比如在《华严经》里就有对于宇宙各种星系形状的表述,但佛祖并没有说这么许许多多的星系中,哪一个是什么“佛国世界”、哪一个是“西方极乐世界”、哪一个是“东方极乐世界”等等,在佛眼里的“佛国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完全超越了这样的时空概念的,是无时空限制的,也是无时空区域的。如果在整个宇宙中有某一个“区域”或“地域”是“诸佛世界”或者“西方极乐世界”的话,佛祖早就会非常明确的告诉我们了,但这样一来“佛”不也有“时空障”了吗?非得要去那些地方才能快乐,离开了那里就都是苦难的地方,这不就是非常清楚的“分别心”吗?然而事实上,当阿难请问佛祖“阿弥陀佛是从哪里来的呢?”佛祖却说“这个阿弥陀佛,来没有一个确定的来处,去也没有一个确定的去处”,这不就真相大白了吗?宇宙间一切时空都是“阿弥陀佛的佛国”!佛祖还说“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其国土辽阔无限”,这个“无限”就是无“时空限制”,那么一定会延伸并且已经早已在宇宙形成的那一刹那就已经延伸到了我们居住的地球,浑然一体无分别。 好,现在来谈“十万亿佛国有多远”的问题,佛经里曾讲过:“从这里往西,过十万亿佛国,那里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西方极乐世界’”,对于“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我在前面的系列文章《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已经讲过,这里就不重复了,只讲这“十万亿佛国”,看起来“十万亿”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了,如果我们把“太阳系”的大小比作“一个佛国”的大小,十万亿个太阳系有多大?在天文学上还是可以描述出来的,但如果我们把“一个银河系”的大小比作“一个佛国”的大小,“十万亿佛国”就是“十万亿个银河系”那么遥远得不可思议的距离,那么,如果这么遥远的距离也仅仅是“一佛国”的万万亿亿分之一呢?“十万亿佛国”的距离更是无法想象了,如果还比这更远呢?太上老君在《道德经》里已经说了“这个宇宙其大无外”,又说了“其小无内”。按“其大无外”来说,我们永远都不可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了,但若按“其小无内”来说,我们一伸手,一投足,无处不是“西方极乐世界”,其实在“佛的世界”里是没有时空限制的,无论是“其大无外”,还是“其小无内”,都是没有分别的,佛在其中来去毫无障碍,既没有时间间隔,也没有空间距离。 所以,佛祖释迦牟尼说的“十万亿佛国”,说远,它就远的无有尽头;说近,它就在眼前,现于当下。但为什么通常人们既看不到,也摸不着“西方极乐世界”呢?这就是修行与不修行的差别,这就是觉悟与不觉悟的差别。 就比如说,我们平常间对于同样一件事情,有人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因因果果的来胧去脉,而有人却始终都看不透,你跟他说了半天他还是看不透,这不就是常说的“眼见不开”吗?你看不透不等于那事情不存在吧? 再比如说,科学家说了,万物都是由很细小的微观粒子组合而成的,这些微粒子叫做“夸克、光子、中微子、电子、质子、中子、原子、原子团、分子、分子团等等”,但你看到了吗?你如果不借助于显微镜的帮助你是看不到这一切的,科学家还说,有空气,空气也是由很多种气体分子所组成的,你看到这些气体了吗?你同样看不到,只有当科学家提醒你“有风吹到你的脸上时,就是空气分子碰到了你,或者说你碰到了流动中的空气分子”,这时你才明白:“原来我们虽看不到空气,但摸到了它”。万物也是这样,我们虽然看不到细微的,组成它们的那些“微粒子”,但我们可以触摸到和看到由这些微粒子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综合效果”——形状、冷暖、大小、光滑还是粗糙、色彩等等。有了这些觉受,我们相信空气是存在的,万物是存在的。然而,假如是一个神经系统出了故障的人呢?,他有一对眼睛,而“视物不见”;有一双手,但“触物不知”;他有肉身,却也是“被触无觉”。在这样的状态中,他还能否分辨出色彩、形状、大小、冷暖、光滑与粗糙呢?显然不行了吧! 所以,有非常多的人就是不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实存在,而且就在你的眼前,就是因为他们仅仅依靠自己的有障碍的“肉眼凡胎”来感觉,感觉不到就说是假的、不存在的。每天都和“西方极乐世界”的修行人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他却看不到也摸不着“西方极乐世界”,也不知道每天都有可能和他同处一屋的人是属于“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而非“娑婆世界”的人;每天都跟佛在一起,佛还每天的照顾着他的生活起居,他却说没有佛;他就是不能觉知虽然都具有“人”的外形,同处一屋,同顶一块蓝天,却是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话说到此有人一定又会错解说:“原来这一切都不过是一种‘精神境界’”,错!所谓“精神境界”也只是世人的一种不就竞的认识,因为只凭“精神境界”是无法做到“五眼六神通”的,也无法做到“生命自控”,更无法让生命的活动范围超越时空限制。修行的成就是真实不虚的,远远不是“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慰”所能表达的,它是真实的生命运行状态;是“清净莲花”的绽放;是生命层次的升华;是如来智慧之光的显发;是身心两方面的自由和解放。 往生于“西方极乐世界”的人,特别是往生品位较高者,他的思想、言行举止、性情、着装、每天所做的事情也都有其特质,就是和普通世人不一样,也和修行还未有较高的真实成就的人不一样,他对事物的觉、知、对应也和普通世人不一样,在他眼里的“世界”也和世人是不一样的。所以, 人不解者他能解,他能解者人不解, 人不明白他明白,他明白者人糊涂; 他在世间来回走,不离世间如来觉, 世人世间飘摇行,智慧遮蔽无知觉; 他于生死无恐惧,世人说死胆战惊; 他于无常能做主,世人随波把流逐; 万物时空他自在,世人着迷囚其中; 三界六道任他行,不落业障不迷途, 世人懵懂漂六道,不知有佛在道中; 淤泥四处有营养,他于三界开莲花, 世人困顿泥潭中,越陷越深不归家; 他于万象见真佛,世人见佛不认宗。 “过十万亿佛国”还有另一层含义,佛祖经常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佛国”、“一微尘一世界”、“一微尘一佛国”,这既是一种比喻,又是一种真相,因为万物皆有“灵性”——“佛性”,所以万物皆是“佛国土”无论其大小无有分别。所以,“过十万亿佛国”完全可以理解成也就是“十万亿粒‘微尘’”那么远,有多远呢?学过物理学和化学的人一看就明白了,不就是你眼前的一切吗?当然这仅仅是在“物象”上来说说而已,地方就是这么个地方,但“界”不同,“界”又如何的不同呢? 上面已经提到“界”是一种生命活动内容的范畴,而不是“地方”,我们每一个生命的活动虽然有“各界”,但这些“界”之间的“界线”并不是牢不可催的,他完全是可以被跨越、被突破的,关键是看我们生命是以何种方式来运行,生命会在各种不同的“界”之间穿梭,如果我们不觉悟宇宙大道,我们就会在各“界”之间盲目的任意穿行,就会像走迷宫一样的四处乱串,行“不清净行”,六道不断的轮回,总是不能“出离”,痛苦无期。而如果我们觉悟了,能顺道而行“清净行”,我们就能很快的找到“出离”的方向和路径,获得解脱,回归“如来佛国”。在此意义上来讲,“由此往西,过十万亿佛国”就是佛祖要我们精勤修行,从现在做起,向“回归如来清净地”的方向,行“十万亿清净行”,终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如来清净莲花地”。一思一菩提,一念一如来,一行一佛土,这就表现在我们的一切言行举止当中。“西方”就是“回归相”,“极乐世界”就是“如来清净莲花地”——“心地、见地、觉地、果地”。在整个生命长河相续不断的坚定不移的“信、愿、行”中历经“十万亿次”相续的善举、善行、正信、正念、正修、正行、正觉——“十万亿佛国”即可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果位”。这才是真实意义上的“念佛往生净土”的“正法门”!这也是“净土十六观”的“正修法门”,不是用嘴巴念佛,而是真实的实践修行的言、行、举、止,处处皆显“清净相”,念念皆现“阿弥陀”!“十万亿”只是一个比喻词,不要简单地和数学里的“十万亿”等同起来,真的去数“十万亿次”,那就是执着于“相”了。 所以,要说“十万亿佛国有多远?”它就这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