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两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⑤线粒体(含有DNA和RNA)、⑦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2)为了研究抗体的合成,向甲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亮氨酸,放射性依次出现在甲细胞的⑦核糖体→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细胞膜→分泌物中.甲细胞分泌抗体的方式是胞吐,若用呼吸抑制剂处理该细胞,抗体的分泌速率会减慢,若甲细胞发生癌变,则该细胞易扩散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3)如果将乙细胞放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①]原生质层分离的现象,其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若将只含乙细胞的植物组织经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后,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能观察到染色体的原因是成熟植物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会有染色体的出现.
(4)为了探究温度对膜的流动性的影响,有人做了下述实验: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小鼠细胞的细胞膜上的蛋白质.然后让两个细胞在37℃条件下融合并培养,40分钟后,融合的细胞膜上红色和绿色均匀相间分布.该实验不够严密,原因是缺少对照实验,改进思路:设置不同温度的对照组.
故答案为:
(1)⑤⑦
(2)⑦→③→②胞吐 减慢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
(3)①原生质层 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 成熟植物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不会有染色体的出现
(4)缺少对照实验 设置不同温度的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