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开国大典》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2025-04-07 07:49:1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抓住了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神态描写用了事情的发展顺序写,体现了人们对开国大典的激动和向往。

全文段落之间过度自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这篇文章按照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记叙了新中国成立时亿万民众激动自豪的感人场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细细品味,作者是在围绕“大”做文章。

扩展资料

文章描写了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典礼上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阅兵式的盛况,群众游行六个场面,有详有略,但都蔚为壮观。

“参加开国大典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委员,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代表,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机关工作人员、城防部队、总数达三十万人。观礼台上还有外宾。”

句子列举了参加会议的不同人员和人数,突出了参加庆典的人数之多、人员范围之广,宏大的场面预示着这是一个已经觉醒腾飞的大国,正向世人展示着他朝气蓬勃的面貌。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

“排山倒海”“一齐”从声音上,从群众对领袖的反应中写出了场面之大,宏大的场面洋溢出人民对领袖的爱戴和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回答2:

  1、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 序有重点地记叙了开国大典的几 个重要的场面。段落之间过渡自 然、层次清楚、结构严谨、中心 突出。
2、文章用词恰当、准确, 较多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生动展示了游行队伍的声势和群 众的欢欣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