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鉴别99纯银

2025-04-25 20:49: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可以用以下几种办法:

1、印记

银首饰一般应打上银的英文缩写(“S”或“Silver”)的印记。标准银的印记是S925,足银的印记是S990,但也有许多国家在银首饰上不打印记。

2、色泽

银首饰多呈微带黄的银白色,呈柔和的金属光泽。因易氧化,时间久了,色泽会变成暗的黄白色。

3、掂重

白银的密度为 10.53克/立方厘米,925银的密度为10.40克/立方厘米。比铂金、黄金小,用手掂无坠手感。钢针可以划出痕迹,也可以折弯。用这种方法可以和铂金、K白金或仿银的德银首饰相区别。

4、声韵

标准银首饰落地后声音沉闷,不弹跳,不滚动。

扩展资料:

925银:是指含银92.5%的银,在国际标准上被公认为纯银标准。100%的银较软,制作时不能成型,不便做成银饰,而且比较容易“氧化”,俗称“变色”

素银:行业上把没有外镀白金(即白铑,行业上称白金)的925银称为“素银”。素银在空气中比较容易氧化。市面上出售的925银有很大比例的产品为了降底成本,都是素银。镀金后可延缓银在氧化或硫化情况下变黄变黑。

泰银:泰国特产,标准也是925的银含量。外表缺乏光亮度,追求一种“古”“旧”的“古银”效果。比起925银外镀白金的银饰,由于大众基础不够广泛,相对925银来讲,价格要较底一些。

藏银:一般不含银的成分,是白铜(铜镍合金)的雅称,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的铜,但即便是这样传统工艺的“藏银”,市场上也已见不到了,大多以完全白铜替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纯银

回答2:

银的鉴别

1、印记

银首饰一般应打上银的英文缩写(“S”或“Silver”)的印记。标准银的印记是S925,足银的印记是S990,但也有许多国家在银首饰上不打印记。

2、色泽

银首饰多呈微带黄的银白色,呈柔和的金属光泽。因易氧化,时间久了,色泽会变成暗的黄白色。

3、掂重

白银的密度为 10.53克/立方厘米,925银的密度为10.40克/立方厘米。比铂金、黄金小,用手掂无坠手感。钢针可以划出痕迹,也可以折弯。用这种方法可以和铂金、K白金或仿银的德银首饰相区别。

4、酸试

银遇任何酸都会变色,甚至溶解。如果在银首饰的内侧滴上一滴浓盐酸,会立即生成白色苔藓状的氯化银沉淀。而其它贵金属则无此现象。

5、声韵

标准银首饰落地后声音沉闷,不弹跳,不滚动。

扩展资料

银饰保养

原色的,抛光表面的,最简单。用擦银布擦拭就可以了。无抛光表面有缝隙的,用洗银水清洗就可以了。

电镀过表面的,要用软布擦拭,因为电镀层非常薄,粗糙布的擦拭和化学性物品的损伤,都会影响表面的光亮。

在洗澡,睡觉的时候都要取下存放于干燥的地方。纯银是极易变色的金属,当然更应如此。

藏银,按照历史定义是含银大约百分之30以上的一种合金,但是市场上的藏银,几乎不含银。只是白铜合金的工艺品。

泰银一般是千足银,即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银含量,也有些防制泰国工艺把925银硫化成“古银效果”的也称做“泰银”,国内生产的泰银一般工艺比较简单,所以比起925银镀白金,价格要较低一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纯银

回答3:

  1.看颜色(又称看面档)
  测试: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面档细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质,面档发出潮花带有青灰色;如含铜质,面档出现粗糙及烂心,有干燥感。被氧化了的白银尽管表面有“黑锈”,但其色泽黑而呈光亮,铅、锡、白铜则没有光泽,其色发暮。
  2.掂重量。
  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作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系其它金属。
  3.查硬度。
  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故用大头针稍用力划实物的表面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纯白银饰品用手拉,折就能使之变形。
  4.听声韵。
  饰品如为高成色白银,则掷地有声无韵,无弹力,声响为“卟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百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
  5.看茬口定成色。
  把白银饰品截开,看茬口颜色,若茬口绢白而绵,饰品表面光润、细腻,氧化后表面色泽发乌呈光亮,可断定其成色在98左右;若茬口粗而柔,微显红色,成色在95左右;茬口白而带灰,略有微红则成色在90左右;用手弯折较硬,茬口淡红色或带灰色,其成色在80左右;成色在70左右的白银,其表面白黄且干燥,茬口微红、黄兼有,弯折坚硬;若茬口红中带黑,黄中带黑,其成色已在60以下。

回答4:

银制饰品按其成色,从高到低可分为纯银、纹银和色银。按加工方式可分为铸造银、打造银和银色细工制品。银制饰品的鉴别也可采用诸如看色泽、试硬度和弹力、掂重量、听音韵、试剂点试等方法。银质饰品成色在97%以上的,表皮洁白细腻,光泽柔和悦目;成色较低者表皮颜色青白或灰白,有时呈黄、黑等杂色,色泽昏暗无光。

银首饰本身的可塑性很强,造型变幻多样,已经不再是我们印象中单纯的纯银首饰了。它在造型上、品种上、工艺上都有了不少时尚的元素,而且银首饰的销售量也在逐年攀升。

除了有纯银首饰外,还有黑银首饰、藏银首饰和彩银首饰。银首饰的诱人之处还在于它可以镶嵌宝石或仿宝石等材料,从而更加多样化。

银的原材料虽然很便宜,但是还会有一些厂家在银饰中掺入镉、铁、铜等更便宜的金属。而镉对人体是有害的,按规定是不允许掺在首饰中的。生产厂家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取得更高的利润。铜丝主要是掺在银锁里做中间的支撑架,按照国家规定银锁里的支撑架也应该是银质的。由于铜丝藏在银锁里面,所以消费者根本看不到,只有在进行首饰检测的时候将它破坏掉才能见其庐山真面目。只有等到时间长了,里面的铜锈渗出来,消费者才能发现。

银首饰虽然不算贵重,但也有真有假,尽管这种现象不是普遍存在,但消费者还是应该掌握一些鉴别银首饰的方法。消费者购买的时候可以通过银的物理性质进行检验,通常用的检验方法有:

看首饰颜色: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首饰表面看上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首饰会呈现出青灰色;如含铜,首饰表面会显得粗糙,颜色没有润泽感。

掂首饰重量: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 “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做出初步判断。若饰品体积较大而重量较轻,则可初步判断该饰品属其它金属。

查硬度: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可用大头针划首饰不起眼的地方进行测试,如针头打滑,表面很难留下痕迹,则可判定为铜质首饰饰品;如为铅、锡质地,则痕迹很明显、突出;如实物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首饰饰品。

听声韵:纯银首饰饰品掷地有声,无弹力,声响为 “卟哒卟哒”。成色越低,声音越低,且声音越尖越高而带韵;若为铜质,其声更高且尖,韵声急促而短;若为铅、锡质地,则掷地声音沉闷、短促,无弹力。

单凭银的物理性质和经验来检验银首饰也不是很理想的方法。只有将银饰破坏掉用化学方法才能检验出银饰的真假优劣。但是,这是消费者所达不到的。消费者在购买银首饰的时候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检验知识外,还应注意银首饰有没有相关的证书、证明、证签,只有通过检测机构检测过的银首饰才能买得放心。另外,银首饰的含银量必须准确标明,消费者购买时应验看首饰上是否有“925”字样。“925”则是纯银的标志。只要有“925”就可确保所购买的是真正的纯银首饰。购买时还要特别注意它的扣件是否能够扣紧而且牢靠。购买银链首饰时要将它放平,看链环是否纽结或弯曲。银首饰的价格是根据贵金属的含量、结构设计和工匠的技艺来决定的,因此选择银首饰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你是否喜欢

回答5:

最简单的,是拿在手上看。多大的银镯子,该有多重,这个是可以比较的,八九不离十。
银子很轻,一个不大的镯子动不动就五十克,肯定掺了重金属比较多。
按壁厚1mm的银镯计,宽度为6,基本就12克,宽度为10,就是20克,这个镯子就很纯的了。
若镯子上的花纹有简单有繁,会有偏差,但差不过二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