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记录中包含有效波和干扰波两部分。在地震勘探工作中,压制干扰,提高信噪比 是一项贯彻始终的内容,数字滤波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有效波与干扰波
在地震勘探野外施工中,地震仪可记录到观测点附近的所有扰动。在这些扰动中用于 解决所提出的地质任务的波称为有效波,而那些与勘探任务无关且妨碍对有效波追踪和识 别的波都属于干扰波。干扰波有时是相对的概念,如在反射波法中,折射波就常被视为干 扰波。
干扰波大体可分为两种:其中有明显传播规律的称为规则干扰波,如声波、面波、工 业电干扰、浅层折射波、多次反射波等;没有明显传播规律的振动称为不规则干扰波(又 称随机干扰波),如微震、刮风、海浪及人为因素等在地震记录上显现的那些杂乱无章 的 随机波动。在野外采集和资料处理中采用多种措施,用以突出有效波压制干扰波。
(二)数字滤波原理
一个原始信号通过某一装置后变为一个新信号的过程称为滤波:原始信号称为输入,新信号称为输出,通过的装置称为滤波器。这里所说的“信号”和“装置”,应当广义地 去理解:可能是具体的(如电流“信号”和电感、电容、电阻等元件组成的“装置”),也 可能是抽象的(如数和数学运算)。
图1-41 不同滤波器的响应特性
当输入为单位脉冲δt时,输出的信号是滤 波器的脉冲响应,响应的波形与输入的波形是 不同的;同一单位脉冲输入不同的滤波器,输 出脉冲响应的波形也是不同的,如图1-41所 示。这就是说,滤波器的特性可以改变输入信 号。据此,我们就可依期望输出的波形选择滤 波器的特性或设计滤波因子。
所谓数字滤波,是将输入信号离散取样变 为数字信号,系统的特性设计为数学函数(称权函数),然后使数字信号与数学函数进行 数学运算,得到新的数字信号输出。
现在我们来简单讨论数字信号滤波的具体过程。
对共反射点资料来说,有效波是一次反射波,如果把地震记录X(t)写成两部分之 和,即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其中:S(t)与n(t)分别表示有效波和噪声。根据数字滤波的线性,可以把输出表示为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即相当于S(t)与n(t)分别进行数字滤波所得结果之和,但我们的目的是压制噪声、增
强有效波。为此,我们希望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从频率域角度,则期望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上式等同于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若信号S(t)和噪声n(t)的频谱是分离的,不重叠,则可令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确定了H(f),即可根据傅氏变换求出h(t)。这样,由H(f)与X(f)乘积得到Y(f),即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根据褶积定理,频率域中的乘积在时间域中为褶积,即
勘探地球物理教程
表明时间域中的滤波是通过输入信号X(t)与滤波器的脉冲响应h(t)的褶积运算实现的。
在地震勘探中,有时有效波和干扰波的频谱成分十分接近甚至重合,这就无法利用频 率滤波压制干扰,需要利用有效波和干扰波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进行滤波。如果两者在视速 度方面有差异,则可进行视速度滤波。由于褶积运算中涉及时间和空间两个变量,所以称 为二维滤波。
地震波在地下传播时,地球介质相当于一个滤波器,滤去了较高的频率成分,保留下 较低的频率成分,此称“大地滤波作用”。高频成分的损失使频谱变窄,致使激发的短脉 冲经大地滤波作用后延续时间加长,所以地层可看做是一个具有低通频率特性的滤波器。
为了提高地震记录的分辨率和信噪比,把延长了的波形压缩成近于未受大地滤波作用 的脉冲子波,此项处理称为反滤波。反滤波过程刚好与前一滤波过程的作用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