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公证包括哪几种?

2025-02-23 07:13:03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般说的继承公证就是遗嘱公证。继承公证,也就是将遗产继承的情况进行公证,继承公证不属于法律专业术语,一般很少有人会进行继承公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第十七条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第二十条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遗嘱公证,准确的说来应该是叫做公证遗嘱,也就是到公证处将遗嘱进行公证,公证遗嘱的效力是所有遗嘱中效力最高的。
继承公证,是指公证机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和法律规定,依法证明继承人的继承行为真实、合法的活动。由于我国的《继承法》将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因而,继承公证也相应地分为法定继承公证和遗嘱继承公证。继承公证可以预防继承纠纷、减少诉讼,维护财产关系和家庭关系的稳定。
遗产继承公证的适用条件:公民去世以后,如遗留有财产(股票、基金、房产、银行存款、公司股权、知识产权),其继承人(死者的父母、配偶、子女或遗嘱受益人)需要办理遗产继承公证。

回答2:

继承公证应包含但不限于:法定继承公证、遗嘱(含遗赠)继承公证、继承权公证(用于继承的亲属关系证明书、声明书等)、放弃继承权公证。

回答3:

遗产继承公证需要以下材料:第一,被继承人与继承的身份关系证明,以及身份证明;第二,被继承人死亡证明;第三,遗产所有权证明;第四,如果有遗嘱提供遗嘱;第五,当事人需要亲自去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