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螳螂的爱情概括
每到夏末入秋时,母螳螂便全身散发着费洛蒙,风儿飘啊飘~然后公螳螂闻着味儿来了。就像男人喜欢胸大腰细屁股翘的妹子,公螳螂也是会挑对象的,他们喜欢那些肚子大的母螳螂。肚子大意味着卵鞘大,营养好,捕食能力强。当然,这种母螳螂一般也比较暴力……很大可能会被她吃掉。
刚开始会先追逐一番,互相考验,就像人们新婚时,新郎要给红包、唱情歌才能接走新娘是一样的道理。当公螳螂决定与母螳螂啪啪啪时,它会勇敢地骑到母螳螂的背上,用力抓住母螳螂的身体,然后往下挪一点,弯起肚子,开始交配,交配时间长达2—5小时。
一番肉搏后,母螳螂的体力也消耗得差不多了,需要食物补给,这时,母螳螂便会抓住丈夫开吃, 按照习惯,先咬断颈部,吃掉头,然后到身体,直至剩下翅膀。
《昆虫记》中螳螂的主要内容是:如果单从外表看,它并不令人生畏,相反,看上去它相当美丽,它有纤细而优雅的姿态,淡绿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是柔软的,头可以朝任何方向自由转动。只有这种昆虫能向各个方向凝视,真可谓是眼观六路。它甚至还有一个面孔,这一切都构成了这样一个小动物的温柔。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其重点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
在该书中,作者描述了小小的昆虫恪守自然规则,为了生存和繁衍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作者依据其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经历和成果,以人性化观照虫性,以虫性反映社会人生。
如果换一种眼光看,不妨把《昆虫记》当作法布尔的自传,一部非常奇特的自传,昆虫只不过是他研究经历的证据,传记的旁证材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昆虫记
自从上学期学了一篇关于法布尔的文章后,得知他写了一部名著《昆虫记》,就一直很想找机会阅读这本书,于是,寒假里我就买了一本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法布尔出生于一个名叫圣来昂的小村子里。从小,他就对昆虫颇有兴趣,还曾几次三番地背着爸爸妈妈出去找昆虫玩,虽然每次都被父母发现,而且还被他们痛骂一顿,可仍然阻止不了他对昆虫的喜爱。就是这种对昆虫喜爱持之以恒的精神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这也是我喜爱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对作者的敬佩。 这原因之二就是这本书消除了我以前对昆虫的许多偏见。《昆虫记》这本书中描写最多最细致的昆虫是蜘蛛。蜘蛛的名声不好,在很多人眼里,它是个讨厌的坏家伙,人人见了都会立即将它踩。以往,我见了蜘蛛,先是害怕,后是恨之入骨,恨不得把它碎尸万段……看了这本书后,我发现蜘蛛也有它的可贵之处,它手艺高强,善于织网,巧于捕猎,并且有着悲惨的爱情和极为有趣的生活习性,像它织网还可以帮助我们粘住那讨厌的蚊子……从而打消了我对蜘蛛的看法,我又喜欢上了蜘蛛…… 可以说,《昆虫记》这部作品的感性基调和动力,就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关爱;一种对生存的清醒认识;一种对生活的深厚感情。作者由热爱自然、热爱生命而产生了对生命的好奇,于是在观察中认真体验生命的每一种,并陶醉其中,乐此不疲,这继而又支撑了学者一心探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昆虫是人类的朋友,作为一名跨世纪的新一代小学生,我们不仅要有数以万计的昆虫那样的好品质,好作用,好习惯,还要有刻苦钻研科学知识的精神,处处注意保护昆虫,保护生态平衡,为创造绿色地球作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