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谷一般指的是稻谷,传统的谷物指的是五谷。
在《黄帝内经》中,五谷被称之为:“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在《孟子滕文公》中称五谷为“稻、黍、稷、麦、菽”,在佛教祭祀时又称五谷为“大麦、小麦、稻、小豆、胡麻”,再而后便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谷类有33种,豆类有14种,总共47种之多。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五谷泛指五类作物,即“悬、藤、根、角、穗”。
现代常用汉语中,通常说的五谷是指:稻谷、麦子、大豆、玉米、薯类,同时也习惯地将米和面粉以外的粮食称作杂粮,而五谷杂粮也泛指粮食作物,所以五谷也是粮食作物的统称。
而古代的“五谷”一词,一般是指的是:粟、豆 、麻、麦、稻;同时五谷亦可为泛词,泛指农作物或农产品。可延伸为含谷类或以土生作物为原料的食品和饮品等。
谷作为姓应是缘于地名,跟粮食没关系。粮食的那个谷繁体字是谷,简化成现在这个样子了
早期姓氏一般都起源于地名,后来也有图腾姓氏,以及其他多种取姓方式。谷是中国最古老的姓氏之一,谷这个字,最初是地名和姓氏,后并衍生、合并了更为宽广的含义,包括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