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图书馆是国家举办的省级综合性公共图书馆,是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的学术性社会公益文化单位。是辽宁省藏书、图书目录、图书馆间协作协调及业务研究与交流的中心。隶属辽宁省文化厅领导。
建馆50年来,辽宁省图书馆取得了很大发展,现有古今藏书近400万册(件),10余个文种,并与17个国家和地区的图书馆建立了文献交换关系。在56万册古籍藏书中,善本书约12万册,其中宋元版书近百部。此外,还收藏有丰富的东北地方文献和有关满族、清代以及伪满时期的文献资料。
辽图是图书流动站服务模式的最早开拓者。新中国成立初期,其前身东北图书馆借鉴前苏联汽车图书馆和国内曾经有过的巡回书库的办法,创建了最早的图书流动站,主动把图书送到群众手中。1950年,东北图书馆先后在工厂、工地、大学、机关、部队建立了图书流动站。抗美援朝时期,还在朝鲜战场建立了7个图书流动站。 1988年,辽图恢复了中断30年的图书流动站。当年就在沈阳市内建立了5个部队流动站。多年来,他们将图书流动站与图书馆的阵地服务结合起来为读者服务。截至目前,他们已经与部队、职业学校、监狱、居民社区等联合开办了100多个图书流动站。据辽宁省图书馆馆长王荣国介绍,为做好工作,辽图为此配备了“五专”——专门机构、专人负责、专车服务、专款购书、专库调配,使图书流动站的工作走向成熟和完善。
2010年来,辽图还创造性地在基层或外系统建立图书馆分馆,如老干部活动中心分馆、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分馆、青年干部学院分馆等。2000年,本着“优势互补,优化组合”的原则,在沈阳市东陵区图书馆的基础上,建立了面向农业、面向农村的辽宁省图书馆农业分馆。这是全国公共图书馆中第一家打破行政隶属关系组成的专业性质的分馆,它改变了过去图书馆“小而全”的办馆模式,形成了主馆与分馆的新格局。这一分馆的建立,既是对传统图书馆建馆模式的突破,也是对新型建馆方向和建馆体制的全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