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环境中,如果结构不同,厚度也不同。一般来说,房子的顶梁或柱子不应小于15毫米,这样后墙就不能小于10毫米。
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
1、砼强度小于等于C20时,板、墙保护层35mm,梁、柱保护层45mm。
2、砼强度C25或C30时,板、墙保护层25mm,梁、柱保护层35mm。
3、砼强度大于等于C35时,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5mm。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护层厚度
在不同的环境中,如果结构不同,厚度也不同。一般来说,房子的顶梁或柱子不应小于15毫米,这样后墙就不能小于10毫米。
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
1、砼强度小于等于C20时,板、墙保护层35mm,梁、柱保护层45mm。
2、砼强度C25或C30时,板、墙保护层25mm,梁、柱保护层35mm。
3、砼强度大于等于C35时,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5mm。
基础按有无垫层区分:有垫层时35mm,无垫层时70mm。
具体还可能根据图纸设计有小幅调整。
扩展资料:
混凝土保护层是混凝土表面与混凝土构件中最外层钢筋公称直径外缘之间的最小距离,保护钢筋不直接外露。对于后张预应力钢筋,是指从套管或渠道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为满足混凝土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要求和受力钢筋的有效锚固要求,要求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越大,构件钢筋的粘结强度,耐久性和耐火性越强。但是,如果保护层的厚度太大,则构件产生的裂缝宽度会过大,影响其性能(如构件表面的装饰层) ,过大的裂缝宽度会让人恐慌等。厚度大的保护层也会造成经济浪费。
因此,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则”GB50010-2010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寿命为50年。外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必须符合下表的要求,混凝土结构的最大设计寿命为100年。外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不小于下表中值的1.4倍。
对于普通钢筋和后张拉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从预应力钢筋外钢筋外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得小于直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保护层
一、正常环境:
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0mm。
二、高湿度:
1、砼强度小于等于C20时,板、墙保护层35mm,梁、柱保护层45mm
2、砼强度C25或C30时,板、墙保护层25mm,梁、柱保护层35mm
3、砼强度大于等于C35时,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5mm
基础按有无垫层区分:有垫层时40mm,无垫层时70mm
保护层具体还要按设计图纸定,图纸设计保护层厚度有可能有小幅调整。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扩展资料:
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因此,201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数值增加5mm。
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3、板在混凝土等级强度大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且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护层厚度
在不同的环境中,如果结构不同,厚度也不同。房子的顶梁或柱子不应小于15毫米,这样后墙就不能小于10毫米。
露天或室内高湿度环境:
1、砼强度小于等于C20时,板、墙保护层35mm,梁、柱保护层45mm。
2、砼强度C25或C30时,板、墙保护层25mm,梁、柱保护层35mm。
3、砼强度大于等于C35时,板、墙保护层15mm,梁、柱保护层25mm。
基础按有无垫层区分:有垫层时35mm,无垫层时70mm。
具体还可能根据图纸设计有小幅调整。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第102页、11G101-1第54页对“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的说明:
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
2、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混凝土结构,一类环境中,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的1.4倍;二、三类环境中,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
5、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保护层厚度
201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环境类别 板、墙、壳 梁、柱、杆
一 15 20
二a 20 25
二b 25 35
三a 30 40
三b 40 50
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数值增加5mm. 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