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绝对卧床休息:初次发作时,应严格卧硬板床休息,大、小便都不应下床。卧床休息3周后,可以在腰围保护下起床活动,3个月内不做弯腰、负重、坐矮凳等动作。不要小看卧床休息。卧床休息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治疗,也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
2、物理治疗:主要目的是镇痛、消炎、促进组织再生、兴奋神经肌肉、松解粘连、促进腰部及患肢功能的恢复。常用的有:中药热奄包、红外线治疗、热敏灸、中医定向透药、拔火罐等。
3、针灸推拿:用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止痛、松弛痉挛的肌肉,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效果比较明显。
4、牵引治疗:急性损伤突出者,应先脱水、消炎等对症治疗后,再用牵引(椎管狭窄者不宜)。牵引可增加椎间隙宽度,椎间盘突出部分回纳,减轻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
5、康复功能锻炼:加强腰背肌肉力量,有助于维持及增强腰椎的稳定性,增加韧带弹性,防止肌肉萎缩,有效地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那该如何正确地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几种效果可靠又简便易行的常用腰背肌锻炼方法吧。
大家可按照小编的方法,根据自身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哦。
(1)五点支撑法:对于腰肌力量较弱、肥胖和老年人来说,可以先采用“五点支撑”法。锻炼时仰卧在床上,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及臀部向上抬起,依靠头部、双肘部和双脚这五点支撑起整个身体的重量,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具体次数参见小燕飞法。
(2)三点支撑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先做五点支撑法练习,然后过渡到三点支撑法练习。可以仰卧屈膝,双臂置于胸前,吸气,头及双足撑起全身,使全身离床,呈弓形,呼气,还原。持续3~5秒,然后腰部肌肉放松,放下臀部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
(3)小燕飞法:锻炼时俯卧床上,去枕,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两大腿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持续3~5秒,然后肌肉放松休息3~5秒为一个周期。每天2次,每次30-50下,初期可以从10-20下先开始。
注意:腰部疾病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进行功能锻炼。待病情稳定后,再开始腰背肌功能的锻炼。腰背肌锻炼一般3个月以上会有比较明显的效果。应当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或病情每天可适当逐渐增加或减少锻炼量。或锻炼过程中出现意外或症状明显加重则应立即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