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孝是大孝,至孝。佛教认为只是关心父母的饮食起居是小孝,帮助父母脱离轮回之苦是大孝!救渡众生脱离轮回是至孝。因为佛教视众生为父母。
地藏经 佛门孝经,地藏菩萨,历生历劫以救度父母出离苦海为己任,此次发愿救度一切父母(及众生)出离苦海,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豪言壮语。
并且,释迦佛在灭度以前,也是去忉利天给自己的母亲讲经说法,超度生母,履行孝道的。最后佛陀还把,灭度之后的救度众生的任务交给了地藏王菩萨,就是告诉大家,遵守孝道为佛法根本知见。
印光大师,开市世人,也是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不管是 佛 、菩萨、祖师,都是以孝道在开示众生的啊。
大孝 大孝啊。
地藏经被称为佛门孝经。是因为地藏菩萨为度化母亲而亲入地狱,为除却母罪而一心净念佛号,菩萨修行,是代众生受苦。菩萨不仅以生母生父为父母,更以天下众生为父母,所谓无始劫来众生曾为我父母。近代虚云大师曾燃指供养,报谢母恩。所以佛菩萨发愿一定要有众生无边誓愿度。
普贤菩萨行愿品,提到供养,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让众生都做智慧的人,是最大的供养。是消除烦恼,解决矛盾与障碍的根本途径。
这暗合了儒家的《礼记·礼运篇》:“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观无量寿佛经中讲到了净业三福,第一条就是: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佛家要有大心。如善知识所说看得更远。阿弥陀佛。
佛教的观点看孝道? ...“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和尚说,你原路返回,看到披着被子倒穿拖鞋的就是佛啦。老杨见他一本正经...
有孝字出现,这是社会与人类的悲哀,慈与孝是人之天性。在大谈孝道的同时人性与天性已经被所谓的孝道替换成强制性的责任与义务。如果反观自心就不难发现每个人都是至纯至性的。我们不是社会道德的巡警,任何人没有权利强制别人做任何事。但是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做一个“自觉”的人。
佛家的是大孝,视一切众生如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