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2025-04-14 07:50:1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一、成本核算的要求
  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企业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折旧率的种类和高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是否采用待摊或预提方法以及摊提期限的长短;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材料成本的组成内容、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时发出材料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种类、采用分类差异时材料类距的大小等;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的摊销方法、摊销率的高低及摊销期限的长短等。为了正确计算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2.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
  3.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
  4.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
  (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
  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的分类。
  (一)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
  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物化劳动(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和活劳动的耗费过程。因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分类,可划归为劳动对象方面的费用、劳动手段方面的费用和活劳动方面的费用三大类。生产费用按照经济内容分类,就是在这一划分的基础上,将生产费用划分为若干要素费用。
  1.材料费用。
  2.燃料费用。
  3.外购动力费用。
  4.工资费用。
  5.提取的职工福利费。
  6.折旧费。
  7.其他生产费用。
  (二)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工业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发生的费用,首先可以分为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期间费用两类。
  1.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为具体反映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的各种用途,提供产品成本构成情况的资料,还应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项目,即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工业企业一般应设置以下几个成本项目:
  (1)原材料,也称直接材料。
  (2)燃料及动力,也称直接燃料及动力。
 (3)工资及福利费,也称直接人工。
  (4)制造费用。
  企业可根据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上述成本项目做适当调整。对于管理上需要单独反映、控制和考核的费用,以及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的费用,应专设成本项目;否则,为了简化核算,不必专设成本项目。
  2.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工业企业的期间费用按照经济用途可分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三)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
  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可以分为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费用是指可以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可以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费用。间接计入费用,是指不能分清哪种产品所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有关的各种产品成本的费用。
  三、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科目
  (一)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根据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分类,可将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归纳如下: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定其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支出、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
  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
  4.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二)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
  为了进行成本核算,企业一般应设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待摊费用”、“预提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如果需要单独核算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还应设置“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账户。

回答2:

水电费,材料费,工人工资,机器维修费用,运输费用,场地费用,上交税款,成品出售价格减去废品出售价格乘以个数,以上价格相加算出来基本就算是成本了!望采纳给分谢谢

回答3: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 核算对象 生产组织 生产工艺过程和管理的要求
品种法 产品品种 大量大批生产 单步骤生产或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分批法 产品批别 小批单件生产 同上
分步法 产品品种及 生产步骤 大量大批生产 管理上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
1、品种法 2、分批法 3、分步法

回答4:

一、无论什么工业企业,无论什么生产类型的产品,也不论管理要求如何,最终都必须按照产品品种算出产品成本。按产品品种计算成本,是产品成本计算最一般、最起码的要求,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若有需要或管理上是按订单生产,可使用分批法。
二、品种法的计算程序
1、开设成本明细账
按产品品种设置产品成本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制造费用明细账,并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设置专栏。
2、分配各种要素费用
(1)根据货币资金支出业务,按用途分类汇总各种付款凭证,登记各项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制造费用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贷:银行存款
(2)根据领退料凭证及有关分配标准,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分配材料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
(3)根据电费付款凭证和实际耗用量,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
贷:应付账款
(4)根据工资结算凭证和福利费提取标准,编制工资及福利费分配表,分配工资及福利费,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等
(5)根据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及折旧办法,编制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分配表,分配固定资产折旧费,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制造费用
贷:累计折旧
(6)根据“待摊费用明细账”和“预提费用明细账”记录,编制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分配表,分配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摊销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待摊费用
预提费用
借:制造费用
贷:预提费用
3、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上归集的生产费用,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进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据以登记有关明细账。
借:制造费用
借:管理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4、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根据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明细账”上归集的生产费用,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据以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
借:成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5、计算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
根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上归集的生产费用,月末,采用适当的计算方法,计算各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如果月末没有在产品,则本月生产费用总额就全部是完工产品成本。
6、结转产成品生产成本
根据“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和“成本计算单” 计算的各种产品完工产品成本,编制“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中成本和单位成本,据以结转产成品生产成本。
借:产成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注:未完工产品(在产品)不做结转分录,继续在“生产成本”科目中挂帐,待完工后再做结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