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题干可知,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图中AEF弧线右侧应为夜半球,绘图见参考答案.
(2)读图分析,图中ABEF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零,D位于昼半球,太阳高度大于零,C位于夜半球,太阳高度小于零.
(3)A点在赤道上,昼夜平分,昼长为12小时;E位于北极圈上,此时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夜长是0小时;B位于晨线上,其与正午时刻12时所在的经线(90°E)经度差是120°,对应的时间是8个小时,即白天的一半,故B点的昼长是16小时.
(4)通过读图分析,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是90°E,其地方时是12时,求北京时间可以转换成求120°E经线的地方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如下:北京时间=12+(120°E-90°E)÷15°/小时=14时.
(5)根据题干可知,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赤道上昼夜平分.
故答案为:
(1)
(2)D 0°
(3)12 0 16
(4)14
(5)赤道上昼夜等长;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南昼越短,夜越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