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里的哪一层的空气质量最差有科学的说法吗?

2025-02-22 13:31:0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高层建筑8-11层空气质量差的说法是有科学的。
  首先,8—11 层是环境学上所谓的扬灰层,空气中的尘埃、有害物质在这个高度有个停留的过程 ,其实由于“峡谷效应”的影响(“峡谷效应”指的是周边有公交干道或工厂、以及高楼密集的住宅) , 在街道风的作用下,含有灰尘的气流不是平稳移动, 而是在高楼之间的某个区间上下“徘徊”。近地面的污染物随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这个“高度”,大概在 30 米左右。也就是 8-11 层之间。
  其次,眼下很多小区密集区高层住宅的中间位置有一个“污染物高 密度区域”。说白了,这些楼宇的 8-11 楼之间灰尘会逗留其间,在此过程中,居住者会与 灰尘“同呼吸共命运”一段时间后再“吻别”。而且这里正好是噪音较大的空间, 许多消费者以为身居高楼就能“远离尘嚣”,谁能想到,真正在一楼倾听车辆噪声,还不如在 8-14 层听得真切。这是因为,声波的路线跟树木和建筑物的多少有关。声音通常以最短的路线传播,有 时高层同样听见汽车干线上的嘈杂声,原来,有时声音会自由地往上走,直至高层的窗户。 声波是以立体传播的,向上的并不比向两边的弱, 高层楼接收到的声波要比同一幢楼低层来得强。而低楼层却因受到周围低矮建筑物及树木等物的阻档和吸收而相对减少了噪音, 这个因素在选择住宅时也是不容忽视的。
  最后,总结一下,购买楼房时,六七层的位置最佳,首先,从空气质量角度来说,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气质量反而更差。而且,高层空气相对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产生不适症状,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高层楼房时更要谨慎。此外,钢筋混凝土结构会迫使来自电器设备的电波沿着楼房循环,相当一部分是往上走,直至顶层,所以,高层居民更容易出现头疼症状 ,其次,从心理学角度讲,身居高层的人容易产生一种“根基不稳定”的感觉,经常会感到内心压抑。

回答2:

近地面的污染物随气流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向下或水平方向消散。有人说这个高度就在9-11层。据行家介绍这也要具体楼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一些闹市区,工厂的旁边等扬灰尘是存在的,不过它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高度不一定在9-11层。而在一些周边环境好的社区,就不会有这种现象出现。
从空气质量角度来说,高度在30米以上的,空气质量反而更差。而且,高层空气相对稀薄,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容易产生不适症状,尤其是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心绞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选择高层楼房时更要谨慎。
【来源于楼盘网】

回答3:

仅是说法而已,并无科学依据。
如果有可能,购买14层以上为好。

回答4:

听别人说18楼以上灰尘最厉害,因为太高

回答5:

据有关科学机构研究表明,高层建筑空气最好的是18层、19层。
(1)在0~56m之间,空气颗粒物随高度增加而减少,56~116m颗粒物随高度增加而增大;
(2)晴天和大风天颗粒物的污染较轻,阴天时污染最重。

有关技术资料:http://wenku.baidu.com/view/dde9192c647d27284b73516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