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959年8月31日,工人体育场是由中华全国总工会投资建设,是北京市最大的一座综合性体育场之一,占地35公顷,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该场包括3组建筑群:北京工人体育场、工人体育馆和游泳场。
二,它的中心运动场能容纳6万观众。工人体育场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大庆时北京著名的“十大建筑”之一。
三,1958年9月5日,北京工体项目被正式确定为首都工人阶级向建国十周年的献礼工程。随即,建设者们用11个月零13天的时间将工体项目工程全部建设完成。1959年9月13日,一座巨大的椭圆型建筑,在当时北京东郊的一片大苇坑上拔地而起,成为当时的“北京十大建筑”之一,能容纳7万观众的北京工人体育场。
四,1986年为承办四年后的第十一届亚运会,工人体育场进行了历时3年的大规模改建工程。改建后的北京工人体育场,已成为中国具有国际水准的体育比赛场地。
五,2006年4月18日起,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工人体育场奥运改扩建工程对体育场进行了全面改造。改造后的体育场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成为可容纳观众坐席62000人规模的奥运会足球比赛场,场内设施完全满足奥运会足球比赛技术标准要求。拥有24个看台,可容纳71112名观众的大型场馆。体育场开辟了能容纳4支球队的高标准休息室,室内设有更衣室、淋浴室、卫生间等设备。4个休息室每间都有100平方米;两个裁判员休息室、兴奋剂检测中心、医务室和国际体育组织特派员工作间。新建的新闻中心,内设同声传译设备。在二楼邻近主席台的右侧看台上,开辟了400个文字记者坐席,每个记者座位下都附有电源和电话插孔。
现在不对外开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