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方法更加简便。你看,当时的溶液温度稳定在室温左右,而要想快速、简便的析出晶体,我们可以先加热到70或80摄氏度左右,再让它慢慢冷却。这样从温度极高到室温左右,从不饱和溶液到某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就可以析出晶体。这种方法使用方便多了。 当然你也可以直接冷却,这样会有点麻烦,你或许得到零下20、30摄氏度的地方析出晶体,而你那时做实验绝对不方便(譬如穿了N件厚厚的衣服)。所以大家通常先加热再冷却,说到底就是方便。
加热浓缩是为了提高结晶物的浓度、冷却结晶是利用温度降低溶解度降低的原理、增加结晶物的收率
加热可使浓度提高,再进行冷却时析出更多溶质;直接冷却浓度低,析出溶质较困难。
就是析出来的少。
先加热,把水蒸发掉些,在冷却,这样析出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