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强调谦让和分享,所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援用到今天。随着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改进,孩子是不是该谦让7什么年龄段的孩子才能体会谦让和分享?越来越成为家教博弈的话题。
谦让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体现,是一种亲社会行为。从儿童的性格形成来看,它经历了从认知、情感到行为习惯养成的过程。儿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分享和谦让的行为越来越多,但是谦让和分享的行为不是自然形成的,需要家长在教育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
对于三岁前的儿童,也许他(她)还不具有谦让的能力,但是并不代表着成人不需要去引导和教育儿童体验谦让和分享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