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钻探计划(Deep Sea Drilling Program,DSDP)是1968年至1983年期间实施的一项全球性大洋钻探计划,是指在大洋和深海区进行钻探,通过获得的海底岩心样品和井下测量资料来研究大洋地壳的组成、结构、成因、历史及其与大陆关系的一项海底地球科学研究计划。
1964年5月,迈阿密大学海洋科学研究所、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所、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及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联合组成了地球深部取样海洋研究机构联合体(Joint Oceangraphic Institutions Deep Earth Sampling,JOIDES),不久华盛顿大学加入联合体。1965年,JOIDES在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东海岸钻了14口井,取得了一些很有价值的成果。1966年6月24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指定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为JOIDES的操作单位,与之签订协议,由基金会提供1260万美元实施深海钻探计划,以取代耗资不菲的莫霍计划。1968年,深海钻探计划的专用钻探船,由环球海洋钻探公司建造的“格罗玛·挑战者号”建成下水并交付使用。
在1968年至1983年的15年里,“格罗玛·挑战者号”完成了96个钻探航次,总里程超过60×104km,在624个钻位上钻探了1092个深海钻孔,采集深海岩心总长超过97km,采集范围覆盖了除北冰洋之外的全球各大洋。随着第一阶段(1—9航次)、第二阶段(10—25航次)和第三阶段(26—44航次)的顺利展开,1975年,苏联、联邦德国、英国、日本等国也加入了该项计划,深海钻探计划进入了大洋钻探的国际协作阶段(International Phase of Ocean Drilling,IPOD),又称“国际大洋钻探计划”。IPOD是深海钻探计划的第四阶段,它继续延用DSDP的航次和编号,1975年12月第45航次开始了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的钻探活动,重点研究洋壳的组成、结构和演化。1983年11月,“格罗玛·挑战者号”退役,接替它的是更加先进的“乔迪斯·决心号”,深海钻探计划也随之改称为大洋钻探计划(Ocean Drilling Program,ODP)。
格罗玛·挑战者号
深海钻探计划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验证了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此外还根据海底钻探所取得的岩心,重建了大西洋的海底扩张历史,提出距今约90Ma前,南极洲与澳洲、南美洲先后脱离,逐步形成了大西洋。还证明了印度板块曾以超过10cm/a的速度向北漂移,在近65Ma间移动了4500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