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吗?

2025-02-23 21:08:0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大明灭不灭,不是一个魏忠贤所能决定的。明朝到后期,以东林党为首的官僚集团崛起,腐败成风,土地兼并严重,军事颓废,阶级矛盾甚重,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积重难返,怎么会是一个魏忠贤所能解决的呢?所以,题者的这个说法不对,不知道是从哪里得知?

但是,要是魏忠贤不死,他要是和天启皇帝共同推进改革,或许能够延缓大明的颓废之势,这倒是有可能。

为什么会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说法?

喜爱历史的朋友们不知道有没有一种感觉,就是历史越是往前,历史上的人物越是黑白分明,越是往后,人物越是难以分辨,人性的演绎和天性难道是被历史资料所左右还是天生如此?

魏忠贤就是一个让人“难辨真伪”的人,魏忠贤的发家到崛起并不是十分光彩,在入宫之前,甚至还是个混混流氓,算不上什么好人,可是在天启皇帝的支持下和信任下,魏忠贤可谓大展宏图,铁腕打击东林党,为天启皇帝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君臣二人密切合作,国事日渐有了起色。

可惜的是,天启皇帝早逝,东林党复辟,魏忠贤被崇祯帝赶尽杀绝般的清洗,大明朝在文官集团的左右下,再也站不起来了。

为什么会有“魏忠贤不死,大明不灭”的说法?

张居正之死绝对是明史上最大的事,所以,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如此看重张居正之死,把他作为明朝走入“亡相”的基本线索。张居正时代的改革除了“一条鞭法”得以保留(其实“一条鞭法”并不触及官僚集团的根本利益,只是税负制度以货币形式代收的改革,所以被官僚集团保留下来了),其他诸如“考成法”(对官僚集团的重大考核)等一一被推翻,这是文官官僚集团的重大胜利,而随着戚继光之死,李成梁等武将被冷落,明朝的武备力量也被文官集团掌控,一套所谓“文官统兵”的制度直接将大明朝的武备力量推向悬崖。

不是万历皇帝昏庸,他几十年不上朝的原因并不是大家所想真的是怠政,万历三大征就说明了这一点,他之所以不上朝可能迫于以下两点:一是文官集团的“阻挠。”文官集团大力倡导道学理学,试图让皇帝成为“傀儡”,只重口炮,不重实践的结党乱政让万历皇帝很无奈,只好能躲多远就躲多远。二是万历皇帝本身腿有疾病,加之身体肥胖,行动不便。解放后,万历皇帝陵墓被挖掘,出土的万

回答2:

大明王朝肯定也会灭亡。因为明朝已经内部严重混乱,而且出现了分裂情况。就算魏忠贤不死,大明朝灭亡也是早晚的事。

回答3:

我认为并不是这样,因为即使魏忠贤不死,大明也会灭亡,因为大明灭亡是一种趋势。

回答4:

有可能。魏忠贤没死时,非常重视军事,对于军事的花费投入巨大,军事上可震慑周边国家;他死后崇祯帝不重视军事,军事抵御能力大大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