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既然十法界就是一真法界,只是因为“心”的不同的分别执着而显现不同的“法界”。请师兄回答疑问?

2025-02-24 04:54:0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阿弥陀佛!

极乐世界是不可思议的净土

印光大师开示:

一、凡圣同居土者

娑婆世界虽属秽土,亦有佛菩萨二乘圣人同生其间。然凡圣所见之境,与所受用,天渊悬殊。西方约带业往生之人论,则生凡圣同居土。然此土清净微妙,如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此土虽属带业往生之人所居,亦有法身菩萨及佛同居其中,为其说法,故亦名凡圣同居土。但此为净土往生之人,虽未能如佛菩萨所见所受用之殊妙,然其气类相同,不比娑婆之条然各别也。此土亦分九品,若中下六品,则多须时劫。若上三品,则速得悟(悟无生,方能入实报)无生忍,登不退地,证入实报寂光矣。

二、方便有余土者

乃已断见思,未破无明之人所居之土。言方便者,以其所修系入真实之前方便。言有余者,虽断见思未破无明,(尘沙无体,说不说俱可。若说,此九方便人,正破尘沙惑耳。)故言有余。若破无明,可称分证无余。若无明净尽,(九方便,即藏教二乘,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此九种人,同断见思,未破无明。)则是究竟无余矣。

三、实报无障碍土者

即佛菩萨不思议福慧庄严所感之报土。

四、常寂光土者

即佛菩萨所证之理性也。此二土本属一土,约所感之果报土言,则名实报。约所证之理性言,则名寂光。圆教初住,初破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即入实报土,亦得名分证寂光。若至妙觉佛果,则是上上实报,究竟寂光矣。

阿弥陀佛在因地时(法藏比丘)集一切诸佛净土之功德,不取秽土,思惟五劫,历经兆载才成就殊胜之「净土」

是由阿弥陀佛【本愿】力故,不会因「心」变化而有所不同

再举简单的例子

《心经》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许多大德都知道,般若波罗蜜多是世出世间大智慧

知道「诸法空相」、「一切法唯心造」

但没有「能力」可以改变「境界」

又比如 众生知道自己病因,却无法自行根治

这也就是为何释迦牟尼佛要开示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因应众生根性、因缘而为之说法「如何(根治)修行」

再说深一点

大安法师开示【(佛法)真空妙有】:

《大般若》经所云与佛开示八万四千法门,是没有矛盾冲突的。

《大般若》经所云「一切法无可有,毕竟空不可得。」是从真谛而言的,表真空;佛开示八万四千法门的修持,是从俗谛而言的,表妙有。

须知,真俗同体,并非二物。如《心经》所明:“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思行识,亦复如是。“

佛开显种种修持法门,就是为应不同众生的根机,随机施教,目前唯在于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直下成佛而已。

总而言之,真空法界和十方法界本自圆融,是真俗同体

为什麼要发愿往生(极乐世界)?

——「末法亿亿人修行,罕得一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真空既不可得,绝大多数众生又岂能到达「心无所住」之境界?

自然要修行「佛法」八万四千法门,又「特别法门」为「净土法门」,是末法众乃至成佛之「易行道」,何须迟疑不决?

为什麼极乐世界是诸佛、菩萨赞叹?

——阿弥陀佛第17大愿【诸佛称叹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 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极乐世界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普贤菩萨广发十大愿行,教令善财童子其「导归」极乐世界,文殊菩萨
亦发愿往生极乐,以期佛果能速得圆满

自然一切诸佛所护念

回答2:

不同的法界与一真法界是一,指的是理体,能现的理体一样,但所现的相不一样,随净缘现净土,随染缘现秽土。打个比喻,金子与烂木头,你选哪个?不要告诉我你喜欢烂木头,但金子与木头都是原子(理体)构成,只是排列(缘)不一样,从理体上说,金子与木头没任何区别,为什么你会舍木取金?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向往净土的原因。阿弥陀佛成就的净土,是随他老人家净缘首先成就,之后便是往生到那里的圣众与弥陀佛共同所成,说是佛成就的,没问题吧。这里说的净缘染缘,就是自心的染净。

回答3:

  1. 十法界就是对所有法界的概括,所以你不应该问“除了十法界就没有另外的一个世界了”。

  2. 《维摩诘所说经》中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你的心净就现净土,心不净就现秽土。当下心净,就是净土,不过是凡夫的五蕴身障住了看不见而已,若真的境界到了,圆寂的时候脱去了肉身束缚,净土就现前。当然此处之“净”不是干净污秽、善恶等,而是明心见性之净。所谓“往生”,也就是方便说,明心见性就是往生。

  3. 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就是净土,释迦牟尼佛在灵山讲法,凡夫心不净,故而看不到。哪怕是世界毁灭,净土不灭,都是众生的业力妄现的生灭。

回答4:

十法界是指四圣六凡,不是指佛净土。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教祖,释迦世尊的心不清净才出现五浊恶世娑婆世界的吗?当然不是。
《金刚经》讲般若,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心无住,何来的心造世界呢?
净土有很多种,隋朝天台宗智顗大师所立之四种佛土,就是常寂光净土、实报庄严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真言密教又有密严国土。那这些土,这些世界怎么出来的呢。
比如极乐世界,即是阿弥陀佛法身,阿弥陀佛法身,即是极乐世界。这是究竟说。方便说是,阿弥陀佛因地如是修行发愿,果地成就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佛为正报,极乐世界的出现为依报。极乐世界是佛化土。
娑婆世界是众生业感而化土,故称五浊恶世。有佛在的世界,有佛在的国土,皆称佛土。佛土有佛化土,有众生业感而化土。佛土也是有三界六道,比如娑婆世界。《佛说阿弥陀经》云“极乐世界无三恶道”,为什么,因为极乐世界是佛所化现的。
为什么释迦世尊要殷殷嘱咐我们去极乐世界呢,因为娑婆世界难修行。心净则土净,则一切净。关键是心不净,也净不了,何以故,业力所持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