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是什么意思

2024-11-06 21:25: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主要为宫廷演唱,老百姓难得一见。所以用来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现在也被引申为一些高雅的事物。

下里巴人:同样是楚国的歌曲,但主要在民间流行。故用来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现在也被引申为通俗的、大众化的事物。

扩展资料:

“阳春白雪”的典故来自《楚辞》中的《宋玉答楚王问》一文。

楚襄王问宋玉:先生有什么隐藏的德行?为何士民众庶不怎么称誉你?

宋玉说:有歌者客于楚国郢中,起初吟唱“下里巴人”,国中和者有数千人。当歌者唱"阳阿薤露"时,国中和者只有数百人。当歌者唱“阳春白雪”时,国中和者不过数十人。其结论为“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阳春白雪等歌曲越高雅、越复杂,能唱和的人自然越来越少,即曲高和寡。

回答2:

“阳春白雪”意思是: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意思是: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阳春白雪》又名《阳春古曲》,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所作。  著名古琴曲。在战国时代成为楚国的高雅乐曲;亦指高深典雅、不够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下里巴人》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

扩展资料:

楚襄王问于宋玉曰:“先生其有遗行与?何士民众庶不誉之甚也!”

宋玉对曰:“唯,然,有之!愿大王宽其罪,使得毕其辞。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有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故鸟有凤而鱼有鲲。凤皇上击九千里,绝云霓,负苍天,足乱浮云,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篱之鷃,岂能与之料天地之高哉?鲲鱼朝发昆仑之墟,暴鬐于碣石,暮宿于孟诸。夫尺泽之鲵,岂能与之量江海之大哉?故非独鸟有凤而鱼有鲲,士亦有之。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世俗之民,又安知臣之所为哉?”

译文:

楚襄王问宋玉说:“先生也许有不检点的行为吧?为什么士人百姓都那么不称赞你呢?”

宋玉回答说:“是的,是这样,有这种情况。希望大王宽恕我的罪过,允许我把话说完。”“有个人在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后来唱《阳阿》、《薤露》,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百人;等到唱《阳春》、《白雪》的时候,都城里跟着他唱的不过几十人;最后引其声而为商音,压低其声而为羽音,夹杂运用流动的徵声时,都城里跟着他应和的不过几个人罢了。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和唱的人也就越少。

“所以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凤凰展翅上飞九千里,穿越云霓,背负着苍天,两只脚搅乱浮云,翱翔在那极高远的天上;那跳跃在篱笆下面的小鷃雀,岂能和它一样了解天地的高大!鲲鱼早上从昆仑山脚下出发,中午在渤海边的碣石山上晒脊背,夜晚在孟诸过夜;那一尺来深水塘里的小鲵鱼,岂能和它一样测知江海的广阔!

“所以不光是鸟类中有凤凰,鱼类中有鲲鱼,士人之中也有杰出人才。圣人的伟大志向和美好的操行,超出常人而独自存在,一般的人又怎能知道我的所作所为呢?”

成语“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由此得来。“阳春白雪”后来就用来代表高雅的文艺作品,而“下里巴人”则代表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参考资料:阳春白雪(汉语成语)_百度百科  下里巴人_百度百科

回答3:

阳春白雪意思: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乐曲。后来常常用来泛指高深典雅,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下里巴人意思: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后来常常用来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常常对举。

语出《文选·宋玉》:

“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李周翰注:“《阳春》、《白雪》,高曲名也。”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李周翰注:“《下里巴人》,下曲名也。”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现在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的问题,是提高和普及统一的问题。”

回答4:

这代表两首古曲的两个名字,其中,有一首是一直流传到了现在,且不管它是否经过了无数次的改变,也不管多少人改编了它多少次,甚至不管它已经不但是一首古琴声乐曲,而且更流行的是今天的琵琶曲,这一首曲子都一直在流传,它就是“阳春白雪”,并且被誉为中国十大古曲的。而另外一首叫“下里巴人”,这首曲子除了在这个故事里面还保留这个名字之外,再也没有任何线索可以从任何器乐或者声乐之中找到它的蛛丝马迹了。

据《文选·宋玉〈对楚王问〉》中记载,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李周翰注曰:“《下里》、《巴人》,下曲名也。《阳春》、《白雪》高曲名也。”由此可知,“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而文中说的唱“阳春白雪”和唱“下里巴人”的“和者”“数十人”与“数百人”的比较,正好说的是一个典故——“曲高和寡”的来历。

诚然有研究者曾认为“下里巴人”是“巴渝民歌”的一种,但,如今这种歌和这个名字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了,唯一留下来的,是在这个典故里面的“下里巴人”这个名字。

而阳春白雪就不同,有研究者认为,《阳春白雪》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古琴题解释意中,注明“阳春”是取“万物知春,和风荡涤之意”,而“白雪”则取“懔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整个《阳春白雪》合起来是表现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欣欣向荣的初春美景。这是曲子的意境。

后阳春白雪被喻为高雅的艺术;而下里巴人则代表通俗大众的

回答5:

  1. 阳春白雪[yáng chūn bái xuě]

    ①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②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

    ③示例: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

  2. 下里巴人[xià lǐ bā rén]

    ①解释: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②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③示例:这次考试评出来的很多作品都是一些下里巴人的烂熟句子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