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本谁有急 谢谢

2025-02-25 02:47:42
推荐回答(6个)
回答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部分)教学设计与评析安徽省无为县教师进修学校 汪文华作为经典课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几十年来一直是初中教科书的讲读或精读课文,历来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人教版和苏教版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都编入了该文,放在七年级下册,属精读课文。怎样设计教学,才能体现语文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是教师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下面就一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百草园部分(以下简称“《从》文第一部分”)的教学设计进行评析。

一、教学背景

这是一名教师公开教学的教学设计。教科书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在第一单元,是第一课,精读课文。是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二、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描述百草园生活的部分,体会作者对百草园作为儿时乐园的特殊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多角度,多层次,井然有序写景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当我们游览某处风景名胜或文化遗迹之时,除了自己用心观赏之外,往往需要导游给我们作一番详细的讲解。那么,你认为一个出色的导游最基本的素质应该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投影打出:能准确挖掘景点的妙处,并将它准确传达出来,以增强游客游览的兴趣。)

今天,大家将面临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为鲁迅老屋后的百草园担任导游,引导游客游览百草园,领略百草园的美。当然,在此之前,我们必须进行必要的培训。这堂课就是“导游培训课”,希望每一位学员都能顺利过关!

教师板书:百草园导游培训课

(二)美点概览

虽然,我们暂时还不能身临其境去观摩真正的百草园。但是,我们手头有最好的资料:鲁迅的回忆性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让我们先“纸上谈兵”,和少年鲁迅一道共同领略百草园的无穷乐趣。

1.提出初读要求:

自读课文1~8自然段,用“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你看那”概括百草园的妙处。

2.学生初读课文。

3.学生汇报初读情况。(指名回答)

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美丽的,你看那高大的皂荚树……

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神秘的,你看那美女蛇的故事……

在鲁迅的眼中,百草园是有趣的,你看那雪地捕鸟游戏……

4.概括百草园的美点。

学生回答,引导比较。教师板书:景物美传说美游戏美

(三)美点欣赏

我们已经知道了百草园美的所在:景物美、传说美、游戏美,那么美在何处?让我们亲自去领略吧!

1.提出阅读提示。

(1)课文第2自然段,描绘了哪些景物?它们的特征分别是什么?作者按怎样的顺序介绍景物的?

(2)为什么作者叙述美女蛇的传说?

(3)雪地捕鸟着实有趣,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捕鸟知识?作者又是怎样描述雪地捕鸟过程的?

2.学生细读课文。

3.教师引导学生汇报读书心得。(指名回答,组织讨论)

方法一:打出投影片(两幅:一幅与第2自然段对应,一幅与雪地捕鸟对应),以持续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句子。

方法二:组织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仿写一段话。引导学生体会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方法三: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一个游戏。引导学生体会这段话动词的准确使用。

(四)练写“导游词”

1.组织学生质疑问难,探究重难点内容。

2.梳理学生问题,突出以下问题:

(1)怎样向游客介绍百草园春夏秋冬的景色?

(2)你打算向游客讲述美女蛇的传说吗?

3.组织学生分小组研讨,并引领学生读课文。

引导点拨一:介绍景物一要抓住景物的特点;二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调动游客的触觉、视觉、听觉、味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三要按一定的顺序,做到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做到这三点,就可以胜任导游工作。

引导点拨二:介绍景物能调动游客的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是一个出色导游的素质。

4.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写、说、评“百草园导游词”。

(五)课堂“导游”

1.组内选出“优秀导游”,并向全班汇报“导游”特点。

2.各小组“优秀导游”在教室内导游,全班同学评价。

(六)作业设计

请同学们回家向父母或亲戚朋友导游百草园。

三、教学设计评析

《从》文第一部分教学设计能够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注重语文实践,教学具有创造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得以落实。

整节课安排了学生自己初读课文,细读课文,质疑问难,小组研讨,组内练习写、说、评“百草园导游词”和组内、全班“导游”等活动,教师始终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的语文实践

回答2:

我有

回答3:

你主哪?初几的书?

回答4:

啥课本呀

回答5:

你可以去书店看看,那里应该都会有,如果你要我的的话也可以 初中三年我全都有

回答6:

借别人的呗,书店也有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