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要看你网络摄像机的分辨率了。
一般CIF在500Kbps左右;D1在1.5Mbps左右 100W占用3Mbps左右;200W占用5Mbps左右。(注意是Mbps不是MBps),图像流畅,动态画面基本不会出现马赛克现象。
影响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码率的因素很多,包括:压缩方式、分辨率、帧率、画质、画面复杂性、画面变化程度等。
内部因素:
1、压缩方式:与硬盘录像机一样,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的压缩方式主要有M-JPEG 、MPEG-4、H.264这三种,M-JPEG 现已基本淘汰,只有业余级产品才使用,MPEG-4目前是运用得较多的,因为价格比H.264的便宜一些,而H.264在同样的画质情况下,码率约为MPEG-4的70%,当然压缩芯片成本要高一些。
2、分辨率:码率与分辨率成正比关系。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的主流分辨率有D1(704×576)与CIF (352×288)。D1与CIF 分别相当于DVD 与VCD 的清晰度,D1的码率是CIF 的四倍,所以通常还是CIF 分辨率运用得广泛。
3、帧率:帧率即画面的流畅性,码率与帧率成正比关系。完全流畅的画面为25帧/秒。网络产品的帧率都是可调的,我们可以通过调低帧率来降低码率,一般调到10~15帧可兼顾码率与流畅性,在不要求观看连续画面的情况下,可将码率调得更低。
4、画质(压缩比):网络摄像机、网络视频服务器的画质(压缩比)都是可调的,画质越好码率就越高,用户可根据自己的要求来调整。由于各厂家对画质(压缩比)的参数并没有使用统一的单位,所以这里不便向大家提供参考值。
外部因素:
1、画面复杂性:码率与画面复杂性成正比关系,比如镜头对着一面白墙,码率就很低,而对着一片花丛,码率就会马上变高,相差往往有几倍。
2、画面动态变化程度:码率与画面变化程度成正比关系,比如镜头对着静止的物体,码率就很低,而对着一片活动的人群,码率就会马上变高,最多相差可达十倍。
视频压缩信噪比,这个词相对专业,一般厂商会以图像质量的叫法提供参数给用户,但由于该值无法测试,大部分用户也不知道概念,厂商也利用该值做手脚。相同图像质量下,信噪比越高占用带宽越小,简单比喻可以设想为“纯度”,两块含金量相同的金块,纯度高的体积小。
实际使用中码率都是可调的,降低码率一般以牺牲图像质量或帧率为代价,一般如果采用CIF分辨率的话,码率建议用每路视频256K以上,推荐512K,用4CIF或D1分辨率的话,码率建议每路视频1M以上,推荐2M。瀚晖威视就有这种低码流的摄像机方案。
300个摄像机就是300路视频,每路2M就是600M,市区交换机1000M是足够了,县区得看分布,每个县不超过50个摄像机就没事,超过需要调整码率。
高清网络摄像机一般码率都是可调节的,720P的2-3M带宽占用,一般效果就可以,1080P的视频4M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内网观看,则无需考虑带宽问题; internet访问,如果是ADSL上传的话你就需要降低摄像机的码率和帧率,因为ADSL理论上传0.5M,实际上传在0.37M左右,所以ADSL上传高清,码率设置 为1M,帧率设置为10帧,则外网可以流畅观看(带宽没有别的资源占用的情况下),ADSL想在外网观看全实时的话,就看不到高清效果了,这点的确比较纠结;
如果是光纤的话就没有问题,因为光纤的上下行带宽都是一样的,可以根据你的码率设置来判断带宽占用,网络摄像机码率和带宽占用是一比一的,不 用换算。
那要看你网络摄像机的分辨率了。
一般CIF在500Kbps左右;D1在1.5Mbps左右 100W占用3Mbps左右;200W占用5Mbps左右。(注意是Mbps不是MBps),图像流畅,动态画面基本不会出现马赛克现象
那要看你网络摄像机的分辨率了。
一般4CIF占用2Mbps;100W占用4Mbps;200W占用8Mbps。(注意是Mbps不是M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