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这一历史上著名人物形象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关于他的故事不胜枚举,由他的故事产生的成语、俗语、歇后语也是相当多,如成语三顾茅庐,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来源于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接连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他是智慧的化身,以至于人们夸奖某人聪明,往往称其为“赛诸葛”,“小诸葛”等等。诸葛亮是后世人们十分喜欢,十分推崇的一类人物。但是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诸葛亮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又是不尽相同的,不像和他同一时代的另一著名人物曹操,硬是“奸雄”做了两千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特定历史时期内诸葛亮的不同形象做比较,进一步来分析诸葛亮形象流变形成的根源。
一、
魏晋时期诸葛亮的形象。此时期诸葛亮的形象我们主要参照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三国志》中说诸葛亮“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1】人还未出场,作者就借他人之口先把一个高雅、桀傲的诸葛亮呈现在我们眼前,紧接着写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茅庐中对刘备所说的一番话,又使其锋芒初露。《三国志》属于史书,描写评论人物应该是公允的。那么就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三国志》是怎样描写诸葛亮的:“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
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既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风化肃然也。[2]”从以上文字我们不难看出,此时期的诸葛亮完全是一位极受人主重视,懂得知恩图报的忠臣;是一位为国家尽心尽责,鞠躬尽瘁的贤臣;是一位凭一己之力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重臣。我们再来看看《三国志》是怎样评论诸葛亮的:“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以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可谓识治良才,管、萧之亚匹也。”【3】可以看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治理国家的能力和管理百姓的水平是持赞赏态度,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也是深信不疑,而对其军事指挥能力却不太认可,。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认为这跟作者陈寿的写作立场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有直接关系。陈寿原是三国时期蜀国人,蜀亡后仕晋,作为一位晋朝官吏,陈寿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诸葛亮描写成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把晋朝统治者司马氏的祖先司马懿打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的奇才。而是对其军事才能不以为然,却极力推崇说诸葛亮所遇敌手或是人杰,对手的强大是导致诸葛亮“虽连年动众,却未有克”的主要原因。这样一来,晋朝皇帝的老祖先司马懿就自然而然地显得光彩许多,伟大了许多,这当然是司马氏希望看到的。又加上西晋政权刚建立不久,百废待兴,统治阶级很需要像诸葛亮那样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治国贤臣。因此,魏晋时期统治阶级认可的诸葛亮的形象是一位“管、萧之亚匹也”的治国之臣。
二.
唐宋时期诸葛亮形象。此时期诸葛亮形象可参见《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唐宋诗词中描写评论诸葛亮著名篇章很多,总的说来,大多是表达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或是歌颂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或是赞叹其崇高的品格,或是叹息其事业未竟之遗憾。此时期世人不再像魏晋时期那样对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表示怀疑,只对其治国能力大加褒奖,而是对其各方面的成就都大加赞赏。试看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第五首:“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4】拿伊尹、吕尚、萧何、曹参和诸葛亮做比较,充分肯定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和陈寿所谓:“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说法大不相同。再如杜甫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5】也是对诸葛亮的智谋和功绩大加赞赏,对其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深表遗憾。再看唐代李商隐的《筹笔驿》一诗:“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如何。他年锦里经祠堂,《梁甫吟》成恨有余。”【6】全诗都是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赞颂其才略,感叹其事业未竟的撼很。而以上这几首诗把诸葛亮最终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分别归罪于汉家气数、后主刘禅、先主刘备的头上,而诸葛亮是一点缺点都没有,是一位受世人尊敬的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好像有点“轻君重臣”的味道,为什么?这是因为封建统治需要忠臣,远过于需要明主。没有明主,只有忠臣,江山还是江山;只有明主而无忠臣,这名主就寸步难行了。这样一来,此时期诸葛亮的形象明显比魏晋时期就明显提升了高度,身上的缺点没有了。这里还有个问题需要特别提出,唐杜牧的《赤壁》说到:“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以及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8】以上两首诗词都把赤壁之战的功劳主要归功于周瑜。好像火烧赤壁与诸葛亮毫无关系,但是我们看看《三国志》上都说是诸葛亮劝服吴主孙权联合抗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这跟唐宋时期的社会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唐代发生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历史的浩劫,宋朝政府也是在一片混战中建立起来的政权。此时期的人们可以说都厌恶战争,企盼和平,希望能出现一位元元元功高位极、力挽狂澜的忠臣来治理国家,不会再出现像“安史之乱”这样的惨剧;此时期的统治阶级也特别需要一位元元元元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国效命的不贰臣子。于是,在唐宋时期诸葛亮形象主要是被看作为一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忠臣,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贤臣。“奇谋为短”的缺点从他身上消失了,比魏晋时期的地位提升了很多。三、元明清时期诸葛亮的形象。此时期诸葛亮的形象正如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具有超凡的智慧,非凡的能力。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着力刻画的典型人物之一,可以说这一典型是中国长篇小说中最大也是最久的典型之一。作者罗贯中在塑造葛亮这一典型时也是匠心独运。让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的出场,《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中借司马徽之口说出诸葛亮的不同凡响;紧接着第三十六回“元直走马荐诸葛”又通过徐庶之口称道诸葛亮的神奇;第三十七回又通过司马徽之口把诸葛亮夸赞了一番。还没出场就已先声夺人!以至于让刘备迫不及待地三顾茅庐,诸葛亮于茅庐之中对刘备所说的一番话,使其锋芒已显。再看诸葛亮的穿著打扮,上文提到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每一句都是说周瑜的,《三国演义》把“羽扇纶巾”等等都给了诸葛亮,剩下给周瑜的只有小乔了,先把诸葛亮打扮了一番。上文还提到唐杜牧的《赤壁》一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把火烧赤壁的功劳全都归功于周瑜。《三国演义》却说诸葛亮去东吴游说,劝周瑜献“民间之二女二乔”与曹操,曹操自然退兵。激起周瑜破曹决心,好像东吴破曹全由诸葛亮激起。更重要的是东风,曹操在上水,船多;东吴在下水,船少。只有刮东风,才能取胜,而东风只有诸葛亮能祭。于是火烧赤壁的主要功劳,当然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描写成熟知天文地理,过去未来无所不知,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呼风唤雨的神人。他所做事迹除了上面刚提过的祭东风,还有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识魏延反骨、智取成都、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死了还以木偶退兵、锦囊杀魏延、定军山显灵……这哪里是人所能够办到的?简直就是一神人!当然,《三国演义》是作者罗贯中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形成“七分史实,三分虚假”的面目。但这也正是说明诸葛亮在此时期受人们欢迎,受人们敬仰的最好左证。《三国演义》为我们展现的诸葛亮形象是诸葛亮形象的最终定格,今天我们看到的诸葛亮形象也是主要来源于《三国演义》。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如此刻画诸葛亮呢?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为什么会从一个凡人变成拥有神异能力的神人呢?笔者认为这跟此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有关。当此之时,先是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明灭元不久,又被满族人打败,满族人建立了清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汉人受外族统治的两个时代,这对向来以老大自居的汉族人来说,无疑是沉痛的打击。于是在每一个汉人心中,恢复汉人正统地位的呼声势必会越来越高。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以刘备为正统来描写的,其意图显而可见。这样一来,《三国演义》大肆赞扬诸葛亮的意图也就显而易见了。人们希望看到诸葛亮来兴复汉室,恢复正统。因此赋予诸葛亮以神异本领,聪明才干,忠贞之心。即便是后来“出师未捷身先死”,那也是由于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的原因造成的。此时期诸葛亮的形象大放异彩,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忠心不贰,兢兢业业;更是集种种神异能力于一身。这些都是诸葛亮能够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主要原因。
以上分别从几个不同历史时期叙述了诸葛亮形象的不同之处。让我们了解了诸葛亮形象流变的大致过程:在魏晋时期诸葛亮还只是作为一位“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治国贤臣;到唐宋时期,诸葛亮的形象就演变成受世人敬仰,具有高尚人格,拥有很高的政治、军事才能的“两朝开济”忠臣;元明清时期是诸葛亮形象最终定格的时期,此时期诸葛亮不仅人格高尚,政治、军事才能高,而且具有神异能力,深受世人景仰。造成诸葛亮形象流变的根源其实很简单:就是由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的倡导决定的。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然而不管是哪个时代的统治阶级都希望能拥有像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来为其管理国家,历史的缔造者和主宰者-----人民也都希望能够出现像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来治理国家。诸葛亮这一形象,凭借其高尚人格、聪明才智、神异能力,在历史的长河里大放异彩,还将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诸葛亮这一历史上著名人物形象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关于他的故事不胜枚举,由他的故事产生的成语、俗语、歇后语也是相当多,如成语三顾茅庐,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来源于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接连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他是智慧的化身,以至于人们夸奖某人聪明,往往称其为“赛诸葛”,“小诸葛”等等。诸葛亮是后世人们十分喜欢,十分推崇的一类人物。但是在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诸葛亮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又是不尽相同的,不像和他同一时代的另一著名人物曹操,硬是“奸雄”做了两千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特定历史时期内诸葛亮的不同形象做比较,进一步来分析诸葛亮形象流变形成的根源。
一、
魏晋时期诸葛亮的形象。此时期诸葛亮的形象我们主要参照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三国志》中说诸葛亮“亮躬耕垄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1】人还未出场,作者就借他人之口先把一个高雅、桀傲的诸葛亮呈现在我们眼前,紧接着写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茅庐中对刘备所说的一番话,又使其锋芒初露。《三国志》属于史书,描写评论人物应该是公允的。那么就让我们来仔细看一看《三国志》是怎样描写诸葛亮的:“亮少有群逸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造汉末乱,随叔父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
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备,又观亮奇雅,甚敬重之,既遣兵三万以助备。备得用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备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录尚书事。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巨细,亮皆专之。于是外连东吴,内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风化肃然也。[2]”从以上文字我们不难看出,此时期的诸葛亮完全是一位极受人主重视,懂得知恩图报的忠臣;是一位为国家尽心尽责,鞠躬尽瘁的贤臣;是一位凭一己之力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重臣。我们再来看看《三国志》是怎样评论诸葛亮的:“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以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可谓识治良才,管、萧之亚匹也。”【3】可以看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治理国家的能力和管理百姓的水平是持赞赏态度,对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也是深信不疑,而对其军事指挥能力却不太认可,。为什么会这样呢?笔者认为这跟作者陈寿的写作立场和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有直接关系。陈寿原是三国时期蜀国人,蜀亡后仕晋,作为一位晋朝官吏,陈寿无论如何也不能把诸葛亮描写成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把晋朝统治者司马氏的祖先司马懿打得屁滚尿流、抱头鼠窜的奇才。而是对其军事才能不以为然,却极力推崇说诸葛亮所遇敌手或是人杰,对手的强大是导致诸葛亮“虽连年动众,却未有克”的主要原因。这样一来,晋朝皇帝的老祖先司马懿就自然而然地显得光彩许多,伟大了许多,这当然是司马氏希望看到的。又加上西晋政权刚建立不久,百废待兴,统治阶级很需要像诸葛亮那样兢兢业业、忠于职守,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治国贤臣。因此,魏晋时期统治阶级认可的诸葛亮的形象是一位“管、萧之亚匹也”的治国之臣。
二.
唐宋时期诸葛亮形象。此时期诸葛亮形象可参见《唐诗三百首》和《宋词三百首》。唐宋诗词中描写评论诸葛亮著名篇章很多,总的说来,大多是表达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或是歌颂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或是赞叹其崇高的品格,或是叹息其事业未竟之遗憾。此时期世人不再像魏晋时期那样对诸葛亮杰出的军事才能表示怀疑,只对其治国能力大加褒奖,而是对其各方面的成就都大加赞赏。试看唐代杜甫的《咏怀古迹》第五首:“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4】拿伊尹、吕尚、萧何、曹参和诸葛亮做比较,充分肯定了诸葛亮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和陈寿所谓:“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说法大不相同。再如杜甫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5】也是对诸葛亮的智谋和功绩大加赞赏,对其未能完成统一大业深表遗憾。再看唐代李商隐的《筹笔驿》一诗:“鱼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真不忝,关张无命欲如何。他年锦里经祠堂,《梁甫吟》成恨有余。”【6】全诗都是表达作者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赞颂其才略,感叹其事业未竟的撼很。而以上这几首诗把诸葛亮最终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分别归罪于汉家气数、后主刘禅、先主刘备的头上,而诸葛亮是一点缺点都没有,是一位受世人尊敬的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好像有点“轻君重臣”的味道,为什么?这是因为封建统治需要忠臣,远过于需要明主。没有明主,只有忠臣,江山还是江山;只有明主而无忠臣,这名主就寸步难行了。这样一来,此时期诸葛亮的形象明显比魏晋时期就明显提升了高度,身上的缺点没有了。这里还有个问题需要特别提出,唐杜牧的《赤壁》说到:“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7】以及宋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8】以上两首诗词都把赤壁之战的功劳主要归功于周瑜。好像火烧赤壁与诸葛亮毫无关系,但是我们看看《三国志》上都说是诸葛亮劝服吴主孙权联合抗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这跟唐宋时期的社会环境有直接的关系。唐代发生的“安史之乱”可以说是历史的浩劫,宋朝政府也是在一片混战中建立起来的政权。此时期的人们可以说都厌恶战争,企盼和平,希望能出现一位元元元功高位极、力挽狂澜的忠臣来治理国家,不会再出现像“安史之乱”这样的惨剧;此时期的统治阶级也特别需要一位元元元元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国效命的不贰臣子。于是,在唐宋时期诸葛亮形象主要是被看作为一位:“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忠臣,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的贤臣。“奇谋为短”的缺点从他身上消失了,比魏晋时期的地位提升了很多。三、元明清时期诸葛亮的形象。此时期诸葛亮的形象正如罗贯中所著的《三国演义》所描述的那样具有超凡的智慧,非凡的能力。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着力刻画的典型人物之一,可以说这一典型是中国长篇小说中最大也是最久的典型之一。作者罗贯中在塑造葛亮这一典型时也是匠心独运。让我们先来看看诸葛亮的出场,《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中借司马徽之口说出诸葛亮的不同凡响;紧接着第三十六回“元直走马荐诸葛”又通过徐庶之口称道诸葛亮的神奇;第三十七回又通过司马徽之口把诸葛亮夸赞了一番。还没出场就已先声夺人!以至于让刘备迫不及待地三顾茅庐,诸葛亮于茅庐之中对刘备所说的一番话,使其锋芒已显。再看诸葛亮的穿著打扮,上文提到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每一句都是说周瑜的,《三国演义》把“羽扇纶巾”等等都给了诸葛亮,剩下给周瑜的只有小乔了,先把诸葛亮打扮了一番。上文还提到唐杜牧的《赤壁》一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把火烧赤壁的功劳全都归功于周瑜。《三国演义》却说诸葛亮去东吴游说,劝周瑜献“民间之二女二乔”与曹操,曹操自然退兵。激起周瑜破曹决心,好像东吴破曹全由诸葛亮激起。更重要的是东风,曹操在上水,船多;东吴在下水,船少。只有刮东风,才能取胜,而东风只有诸葛亮能祭。于是火烧赤壁的主要功劳,当然是诸葛亮。《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描写成熟知天文地理,过去未来无所不知,能文能武、足智多谋、呼风唤雨的神人。他所做事迹除了上面刚提过的祭东风,还有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识魏延反骨、智取成都、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死了还以木偶退兵、锦囊杀魏延、定军山显灵……这哪里是人所能够办到的?简直就是一神人!当然,《三国演义》是作者罗贯中大量采录话本、戏剧、民间传说的内容,在细节处多有虚构,形成“七分史实,三分虚假”的面目。但这也正是说明诸葛亮在此时期受人们欢迎,受人们敬仰的最好左证。《三国演义》为我们展现的诸葛亮形象是诸葛亮形象的最终定格,今天我们看到的诸葛亮形象也是主要来源于《三国演义》。那么,罗贯中为什么要如此刻画诸葛亮呢?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为什么会从一个凡人变成拥有神异能力的神人呢?笔者认为这跟此时期的社会意识形态有关。当此之时,先是蒙古人入主中原,建立了元朝;明灭元不久,又被满族人打败,满族人建立了清朝。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汉人受外族统治的两个时代,这对向来以老大自居的汉族人来说,无疑是沉痛的打击。于是在每一个汉人心中,恢复汉人正统地位的呼声势必会越来越高。大家都知道,《三国演义》是以刘备为正统来描写的,其意图显而可见。这样一来,《三国演义》大肆赞扬诸葛亮的意图也就显而易见了。人们希望看到诸葛亮来兴复汉室,恢复正统。因此赋予诸葛亮以神异本领,聪明才干,忠贞之心。即便是后来“出师未捷身先死”,那也是由于诸葛亮“得其主,不得其时”的原因造成的。此时期诸葛亮的形象大放异彩,为江山社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忠心不贰,兢兢业业;更是集种种神异能力于一身。这些都是诸葛亮能够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主要原因。
以上分别从几个不同历史时期叙述了诸葛亮形象的不同之处。让我们了解了诸葛亮形象流变的大致过程:在魏晋时期诸葛亮还只是作为一位“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的治国贤臣;到唐宋时期,诸葛亮的形象就演变成受世人敬仰,具有高尚人格,拥有很高的政治、军事才能的“两朝开济”忠臣;元明清时期是诸葛亮形象最终定格的时期,此时期诸葛亮不仅人格高尚,政治、军事才能高,而且具有神异能力,深受世人景仰。造成诸葛亮形象流变的根源其实很简单:就是由当时社会意识形态和统治阶级的倡导决定的。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然而不管是哪个时代的统治阶级都希望能拥有像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来为其管理国家,历史的缔造者和主宰者-----人民也都希望能够出现像诸葛亮这样的旷世奇才来治理国家adfadsf
三国志里的诸葛亮是个政治家,但却是个军事废物,三国演义上吹的那些胜仗全部是把别人的胜仗拉到他头上去的,他自己打的只有五次北伐,都以失败告终。
三国演义里他则成了神仙似的人物,天下无敌,连鲁迅都说演义“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政治家
旷世奇才
太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