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认为,骨骼肌收缩的机制是肌丝滑动原理。
其过程大致如下:①运动神经末梢将神经冲动传递给肌膜;
②肌膜的兴奋经横小管迅速传向终池;
③肌浆网膜上的钙泵活动,将大量Ca2+转运到肌浆内;
④肌原蛋白TnC与Ca2+结合后,发生构型改变,进而使原肌球蛋白位置也随之变化;
⑤原来被掩盖的肌动蛋白位点暴露,迅即与肌球蛋白头接触;
⑥肌球蛋白头ATP酶被激活,分解了ATP并释放能量;
⑦肌球蛋白的头及杆发生屈曲转动,将肌动蛋白拉向M线;
⑧细肌丝向A带内滑入,I带变窄,A带长度不变,但H带因细肌丝的插入可消失,由于细肌丝在粗肌丝之间向M线滑动,肌节缩短,肌纤维收缩;
⑨收缩完毕,肌浆内Ca2+被泵入肌浆网内,肌浆内Ca2+浓度降低,肌原蛋白恢复原来构型,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又掩盖肌动蛋白位点,肌球蛋白头与肌动蛋白脱离接触,肌则处于松驰状态
骨骼肌是横纹肌,在显微镜下可见的横纹结构实际上是交错排列的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横纹肌收缩实际上是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的相对滑动,相当于插销的插入拔出,稍微具体点,由神经刺激导致肌肉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改变促使的肌球蛋白与肌动蛋白周期性的结合分离水解出ATP,释放的能量使肌动蛋白细丝插入到肌球蛋白中,微观上是肌肉纤维长度的变化,宏观上就是肌肉的收缩。
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就会收缩
神经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