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规范是从纵向受力筋外表皮计算的,新规范是从箍筋外表皮算起的。
从混凝土碳化、脱钝和钢筋锈蚀的耐久性角度考虑,不再以纵向受力钢筋的外缘,而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复合材料,两种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是它们共同工作的基础,从钢筋粘结锚固角度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钢筋充分发挥计算所需强度。
扩展资料:
钢筋裸露在大气或者其他介质中,容易受蚀生锈,使得钢筋的有效截面减少,影响结构受力,因此需要根据耐久性要求规定不同使用环境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以保证构件在设计使用年限内钢筋不发生降低结构可靠度的锈蚀。
对有防火要求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及预应力构件,对混凝土保护层提出要求是,为了保证构件在火灾中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确定的耐火限的这段时间里,构件不会失去支持能力。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混凝土保护层
箍筋外边元开始计算。
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参考,百度百科
钢筋保护层
定义: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注意是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出自目前最新图集11G101,原老图集03G101为:主钢筋或纵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旧规范是从纵向受力筋外表皮计算的,新规范是从箍筋外表皮算起的、。
10结构设计规范与11平法中都有了新的规定:从最外侧钢筋表面到混凝土构件外表面的距离,一般是箍筋外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