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古建筑能和自然环境很和谐的融为一体?

2025-03-30 23:33:5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到了近现代,由于工业革命和工艺美术运动带来的设计与自然的冲突,还有人类对现代主义的反思,环境的污染,等等因素,导致后现代的建筑设计思潮更偏向于探究场所精神,反全球化,还有与自然统一。

回答2:

中国古代住宅建筑通常渗透了神秘的风水文化观念。由于风水问题带有明显的封建迷信色彩,因而常常遮蔽了其合理的人文与科学内涵,掩盖了其独特的审美意蕴。今天,当我们从科学发展观出发,以人与生态环境的审美关系来重新审视这一现象时,则发现中国古代住宅建筑中的风水观念虽然存在若干封建迷信的因素,但在“风水”外衣下更蕴涵着中国古人追求人与自然一体和谐、生态智慧与诗性掌握高度融合的生态美诉求。

回答3:

与自然和谐的建筑是有其符合时代发展特性的意义的,并不是说所有的建筑设计都要和这种思想扯上关系,比如说那种庞大的标志性建筑物,本身是带有反自然,标榜人类功绩的意志的。

回答4:

建筑物虽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呈现出来的意志可以是反自然的,或者是顺应自然的,前者强调人和自然的差异性,后者强调同一性。

回答5:

这座建筑80%的空间,都埋藏在了地下这是由于地上是自然保护区谦虚地隐蔽在万绿丛中与自然之间本来应有的比例和谐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