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意是什么意思?

2025-04-02 05:59:58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诚意意思是:

一般指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一般用于人与人之间相处态度诚恳,真心实意。

引证解释:

1、使心志真诚。

①语出《礼记·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②唐 韩愈《原道》:“然则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③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八:“先生教人,自致知至於知止,诚意至於平天下。”

④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大学扼要在诚意,诚意扼要在慎独。”

2. 心意真诚。

《太平广记》卷一九六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贾人妻》:“因诚意与言,气甚相得。”

3. 指真诚的心意。

①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正月日具位某,谨脩诚意,奉书於 夏国 大王。”

②明 叶盛《水东日记·沉简庵词翰品行》:“先生端厚谨恪,好奖借后进,皆出诚意,而取与则甚严。”

③魏巍《东方》第五部第一章:“但是敌人对谈判并无诚意,仍继续加强准备,补充兵员。”

④宋 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说者以为 武帝 好大喜功而不知彊勉学问,正心诚意以从事乎形器之表,溥博渊泉,而后出之。”

哲学释义

正心诚意儒家倡导的一种道德修养境界。

《札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正心,指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诚意,指意必真诚而不自欺。认为只要意真诚、心纯正,自我道德完善,就能实现家齐、国治、天下平的道德理想。

为后儒所推崇。宋代程颐说,进修之术,“莫先于正心诚意”(《遗书》卷十八)。朱熹也赞之为“万世学者之准程”(《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八《复斋记》)。明王畿以先天与后天区别正心与诚意:“正心先天之学也,诚意后天之学也。”认为“心本至善”,而“吾人一切世情嗜欲,皆从意生”,“始有不善”,故须在“先天心体上立根”,则“意所动自无不善”(《三山丽泽录》)。

王守仁以为“心之本体,本无不正,自其意念发动,而后有不正”,故强调意诚为心正的前提,“意无不诚,而心可正矣。”(《大学问》)刘宗周则强调“心之主宰日意,故意为心本”(《学言下》)。认为“意”是至善无恶的,主张“不沿良知而揭慎独”(《思复堂文集》卷七《候毛西河先生书》)。

回答2:

诚意是什么意思如下:
一般指诚恳的心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一般用于人与人之间相处态度诚恳,真心实意。

回答3:

诚心诚意,表示十分有诚意。

回答4:

诚意的意思是,对别人很诚实

回答5:

是很诚心的 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