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身份证所采用的内置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共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射频天线、存储芯片、加密模块和控制芯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在1984年前写作“身份证”。19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试行条例》,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2004年3月29日起,中国大陆正式开始为居民换发内置非接触式IC卡智能芯片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二代身份证表面采用防伪膜和印刷防伪技术,使用个人彩色照片,并可用机器读取数字芯片内的信息。
办理身份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二章·第十条》申领居民身份证需要到居民所常居地区的公安局、公安分局、行政派出所等官方授权受理机关申请。申请时收纳工本费用20元人民币(若是为丢失或损坏的证件申请替补证件则收纳40元人民币,可多次替补,不限数量)。此外还需要一张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专用的数码照片回执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本原件来证明申请人的常居地址。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签发身份证。
身份证号码:
199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建立了公民身份号码制度,把原本在申领居民身份证时才确立的15位居民身份证号码,替换为出生时编排的终身不变的唯一的18位代码,即公民身份号码。公民身份号码的不仅应用在居民身份证上,也运用于其他领域。
国家标准:
18位身份证标准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9年7月1日实施的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中做了明确的规定。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为GB11643-1989《社会保障号码》的修订版,其中指出将原标准名称“社会保障号码”更名为“公民身份号码”,另外GB11643-1999《公民身份号码》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1643-1989。
第二代身份证所采用的黑色芯片,共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射频天线、存储芯片、加密模块和控制芯片。存储部分采用半导体存储芯片,即硅存储技术。这枚不到指甲盖大小的IC芯片,采用的是国内企业生产的0.35微米硅晶片。加密模块则是芯片的重中之重。由于信息是可重新写入的,为了保证信息的防伪性和唯一性,加密模块采用了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规定的多种加密技术。控制模块是整个芯片的“大脑”,身份证芯片正常工作的多种程序都存储在其中,包括通讯协议、读写协议等,它本身具有运算能力,进行各种操作都需要用到。 CVR -100A 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阅读器 此款机型是第一款台式身份证阅读器,。该款机型采用 USB/RS232 接口可选, 具有采用国际上先进的 TypeB 非接触 IC 卡阅读技术,通过内嵌的专用安全控制模块( SAM ),将芯片内的个人信息资料读出并将此信息上传至计算机,是华视公司台式二代证专用阅读器的系列产品之一。 产品特点:使用方便: 本设备为二代证读卡器,符合 ISO 14443 Type B 标准,采用无线传输方式,将身份证内个人信息资料读出,并可导入用户工作系统,极大地提高效率。 认证准确: 可以通过随机解码软件,将身份证内的数字压缩相片 还原成可视相片,进行 " 人证同一性 " 认定。 应用广泛: 该设备 简洁大方 , 体积小巧,操作简便,可灵活应用于公安、政法、民政、银行、宾馆、邮局、证券等场所进行身份核验。
如果你用LED手电或者手机电筒来照一下二代身份证。你会发现身份证背面会出现一个小芯片的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