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环境心理学的认识
[摘要]
环境心理学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领域。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
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学领域。
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
它着重从心理
学和行为的角度,
探讨人与环境的最优化。
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会环境,
但主要是
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关键词]感觉,知觉,环境认知,环境行为关系理论,噪音,拥挤,个人空间,私密性。
通过环境心理学的学习,我对环境心理学有了初步的认识。
一、感觉、知觉与环境知觉,环境认知。
1
、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
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
.
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
平衡
.
信息超载或不足
,
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
,
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例如
,
信息超载容易
让人产生冷漠感
,
而信息不足
,
会让人产生焦虑
.
象感觉剥夺实验
.
感觉还是其他一切较高级
,
较
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
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感觉,我们就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因此才能分辨颜色,声
音、
软硬、
粗细、
重量、温度、
味道、
气味等,有了感觉,
我们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
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失去感觉,就不
能分辨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自身状态。因此,我们说,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
(
如知觉、
记忆、思维
)
的基础,就这个意义来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
1.1
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
.
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
外部感
觉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
.
例如视觉
,
听觉
,
嗅觉
,
味觉肤觉等
.
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
.
例如
运动觉
,
平衡觉
,
内脏觉等
1.2
刺激的分类
感觉是由内外部刺激影响感觉器官而产生的
.
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将刺激分成远刺激和
近刺激
.
远刺激是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
,
是属于物体自身的
,
因而不会有很大变化
;
而近刺激是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
.
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
1.3
感觉阙限和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
叫绝对感觉阙限
;
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
叫绝对感受性
.
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
.
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
叫差别
阙限
,
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
叫差别感受性
.
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阙限在数值上也成反
比。
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
它是最简单的认识形式。
例如当菠萝作用于我们
的感觉器官时,
我们通过视觉可以反映它的颜色;
通过味觉可以反映它的酸甜味;
通过嗅觉
可以反映它的清香气味,
同时,
通过触觉可以反映它的粗糙的凸起。
人类是通过对客观事物
的各种感觉认识到事物的各种属性。
感觉不仅反映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
而且也反映我们身
体各部分的运动和状态。
例如,
我们可以感觉到双手在举起,
感觉到身体的倾斜,
以及感觉
到肠胃的剧烈收缩等等。
2
、知觉与环境知觉
2.1
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知觉以感觉作基
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包含着:觉察,分辨和确认几种作用。知觉依
赖于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
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
人的知觉系统
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这叫自上而下的加工。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叫错觉。 2.1.2知觉的特性
(1)整体性:整体性是指我们对物体整体的认识通常要快于对局部的认识。知觉整体性是知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依赖于刺激物的结构,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人的知觉整体性会抑制个别成分的知觉。
(2)恒常性:恒常性是指尽管作用于我们感官的刺激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所知觉到的物体却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稳定性。恒常性的种类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3)选择性:选择性是我们在观察两歧图形时常常会在不同的两个图形知觉中来回转换,这说明知觉过程中存在着竞争。
(4)适应性:知觉适应是指在刺激输入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调整知觉返回到原来的状态。
(5)意义性:意义性是我们对事物的知觉通常是和我们赋予它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在知觉过程中,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从上述分析来看,感觉主要以生理机能为基础,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因而有较小的个体差异。而知觉是纯心理性的,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2.2环境知觉
环境知觉:是从对环境中个别刺激的加工开始的。通常会经过刺激的觉察、刺激的辨别、刺激的再认和刺激的评定这些过程。
环境知觉主要有如下理论:
格式塔理论:认为,我们的脑以一种主动的方式对刺激进行建构,提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原则。
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即生物个体要寻找能使它们有最大程度生存的机会。这种理论也称为生态学观点,它比较强调知觉反应的先天性。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知觉环境中对他们有功能价值的方面。同时它还认为,感觉信息确实是真实世界的一个正确记录,而助环境中的一些关键部分(如地心引力,昼夜周期等)在整个演化历史中是不变的。
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研究认知地图的主要方法有:
⑴画草图:运用一系列问题请某一环境中的个体勾画出来他头脑中对这一环境的表象。最主要的方法是让被试画出其城市大的草图,即在纸上画出他们看这个城市的表象。 ⑵对某一环境进行图示反应:再认一个人心理贮存的环境图像。如对一个居住点的偏爱,来评定或排列分级。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在图上标出一些阴影,这些阴影区域代表主观性质,像吸引性或熟悉性的集体评定。
⑶再认任务:林奇在研究中,除了画草图,还请被试报告,他们是否能找出在一些不熟悉地方的图片中所插入的一些标志的图片。米尔格瑞姆及其同事重新作用了这种方法,因这它避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行为局限理论、适应水平理论、环境适应理论、生态理论免了由于人们绘画能力不同造成的问题。 二、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环境-行为理论主要有如下几类:唤醒理论、刺激负荷理论、行为局限理论、适应水平理论、生态理论。
唤醒理论:认为环境中的各种刺激都会引起人们的生理唤起,增加人们身体的自主反应。唤醒是由于大脑中心的网状结构被唤起,脑活动增加。唤醒理论用于解释温度,拥挤和噪音对行为的影响是下分有效的。 唤醒理论的内容 / 观点。
刺激负荷理论:又称为环境负荷或刺激过载理论。该理论主要关心环境刺激出现时注意的分配和信息加工过程。按刺激负荷理论的观点,刺激过载导致注意力分散,从而影响到行为。行为局限理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的步骤:觉察到对环境控制的丢失、阻抗,以及习得的无助感。行为局限理论认为,环境对行为的限制包含三个基本的步骤:觉察到对环境控制的丢失、阻抗,以及习得的无助感。
适应水平理论:人们可以通过某些机能来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沃尔维尔认为适应水平理论,可以用于解释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对行为的影响,包括温度,噪音等 .适应水平理论至少适合于解释三种环境刺激条件下的环境行为关系:环境中的感觉刺激输入,社会刺激输入,环境的改变运动。
生态理论:生态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环境是处于一个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中,个体的行为都有一个时间和空间背景,也就是说存在一个整合了的行为情境。行为情境认为,人们大多数的行为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在不同的情境中,人们的行为是不同的。如当行为情境是一间正在讲"如何演讲"的教室,按生态理论,这个情境中的行为应包括讲解,聆听,观察,记录,举手的提问解答。生态理论认为根据情境,可以预测将出现的行为。在环境设计中,生态理论是运用得最多的。 三、 环境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噪音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的声音。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给噪音下定义,可以说,人们评价为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 噪音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有三个方面: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所以当噪音的音量很大、不可预测、不能控制时,造成的干扰是最大的。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人们对
没峨眉峨眉人多
环境描写的语句: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气一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心理活动: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揍我一顿也好!” 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 “不,没有人!上帝,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 呵呵 可以参考下的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