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塑化剂,塑化剂的危害,

2025-02-23 13:31:1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一、什么是“塑化剂”?

“塑化剂”(英文:plasticizer):塑化剂(DEHP)是指“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二酯”,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业用塑料软化剂,属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常作为沙发、汽车座椅、橡胶管、化妆品及玩具的原料,属于工业添加剂。

塑化剂种类可达百余种。此次媒体曝出酒鬼酒中被检出3种塑化剂分别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二、生活中的塑化剂几乎无所不在

塑化剂是被非法添加到食物中的化工原料 塑化剂要从起云剂说起
起云剂原本是合法添加物,主要是以精制棕榈油为主,
起云剂用精制棕榈油调配后,可用於食品添加物,但精制棕榈油成本高,,所以该制造商—昱伸(赖俊杰)为降低成本,加入塑化剂取代部分棕榈油,才会发生这种事情,事实上食品中根本是不允许有塑化剂添加存在的。
,赖俊杰一直使用工业塑化剂添加在起云剂内,供应全台湾至少四十五家饮料、乳品制造商,甚至还包括健康食品的生物科技公司及药厂。

(警)检方指出,棕榈油成本是工业塑化剂的五倍,赖俊杰大赚黑心钱后,还到中国东莞市投资

# 塑化剂对人体的影响:
当孕妇体内的塑化剂浓度越高,男宝宝的荷尔蒙浓度就会降低,大约5岁左右就容易出现女性化行为,例如喜欢玩洋娃娃、爱扮演公主等;8岁以下的小女生,则容易出现乳房提早发育、月经早来、青春期早熟的现象,也会增加罹患乳癌的机率。
「塑化剂」属「环境荷尔蒙」,若长期暴露过量,不但会干扰内分泌,还可能使男童容易出现女性化行为倾向,女童亦会出现性早熟症状。
用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的塑化剂与塑料分子的连接非常脆弱,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可以从塑料中转移到所接触的食品,乃至大自然中,造成对环境、生物、食品的污染。尤其是当塑料袋接触到包装食品中所含的热水或热油脂时,增塑剂会大量溶出,且溶出的数量与塑料袋中的增塑剂含量成正比。从而导致了现今环境、饮用水中也存在极其微量的DEHP等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

长期、大量摄入塑化剂损害男性生殖能力

塑化剂的急性毒性较低,但某些塑化剂,如:DEHP、DINP等的结构类似荷尔蒙,被称为"环境荷尔蒙"。动物试验发现,长期大量摄入DEHP和DINP,会产生内分泌干扰作用,造成生殖和发育障碍,并能诱发动物肝癌。[5]两者也可以与睾丸Leydig细胞、Sertoli细胞、germ细胞作用,干扰雄激素合成,增加男性体内雌激素的含量,从而影响男性精子的质量,主要表现为:降低精液密度、精子活率及活力水平。国际癌症研究所(IARC)根据DEHP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PP),已将其列为人类可疑的促癌剂。美国环保署(EPA)也将DEHP列为B2类致癌物质。因此,欧盟所有成员国禁止在玩具中添加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6]

可促进女性第二性征发育

塑化剂对女孩的生长发育一样有危害。雌激素可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如乳房发育、子宫内膜增厚、月经周期形成等,塑化剂等环境类激素进入女童的体内,相当于过量的雌激素诱导第二性征的提前出现,就是形成性早熟。

回答2:

中文名称:增塑剂英文名称:plasticizer 定义:能降低高分子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并提高塑性的助剂。 增塑剂,又称塑化剂(台湾汉语,就是大陆汉语之增塑剂)。是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可以使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2011年5月起台湾食品中先后检出DEHP、DINP、DNOP、DBP、DMP、DEP等6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药品中检出DIDP。截止6月8日,台湾被检测出含塑化剂食品已达961项。6月1日卫生部紧急发布公告,将邻苯二甲酸酯(也叫酞酸酯)类物质,列入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

1、可能会造成小孩性别错乱,包括生殖器变短小、性征不明显。 塑化剂的危害
2、目前虽无法证实对人类是否致癌,但对动物会产生致癌反应。   3、邻苯二甲酸酯可能影响胎儿和婴幼儿体内荷尔蒙分泌,引发   激素失调,有可能导致儿童性早熟。   塑化剂进入人体内能排出吗?   实验显示,进入人体内的塑化剂可以被人体排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DEHP具有蓄积性。动物试验发现,绝大部分DEHP在24~48小时内会随着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48小时内停止摄入含有塑化剂的产品,体内DEHP浓度便会快速地下降。

回答3:

塑化剂是塑料容器里的成分,不小心食多了塑化剂会有很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