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岛事件

2024-11-23 10:40:45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珍宝岛事件是指1969年3月,中国和苏联在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发生的严重的边境武装冲突事件。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它同附近的卡脖子岛和七里沁岛都在中苏边境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中国一侧,历来主权属于中国。自60年代以后,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两国边防军在珍宝岛地区不断发生摩擦,并不断升级。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军70余人,装甲车两辆,卡车和指挥车各一辆,侵入珍宝岛,打死打伤中国边防战士多人;我国守岛巡逻队被迫自卫反击,激战一小时,打击了入侵者。3月4日后,苏联边防军和飞机再次入侵珍宝岛。3月15日,苏联出动步兵200余人,坦克20余辆,装甲车30余辆,在飞机掩护下,连续向我国守岛军民发起三次攻击;我国守岛指战员、民兵和群众紧密配合,艰苦奋战9小时,打退了苏军的进攻。3月17日,苏联出动步兵百余人,坦克3辆,又一次登岛疯狂向我国进攻;我国边防战士奋起自卫,以猛烈的炮火予以反击。中国外交部三次向苏联政府提出强烈抗议。这一边境武装冲突事件,一度使中苏两国走到战争的边缘。随后,在新疆铁列克钦地区,中苏两国发生了更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此后,苏联军方一度制订了对中橘明国实施核攻击的计划。中苏边境武装冲突,加重了中国共产党内关于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左”的估计。准备打大仗,全面备战成为4月召开的中共九大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1969年9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首都机场,同从河内参加胡志明葬礼后回国途经北京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进行了坦率的谈话。10月20日,中苏边境谈判在北京举行后,中苏边境冲突开始和缓。

  珍宝岛位于七里沁岛上游,距饶河镇45km,乘船约两小时行程,因岛屿形状酷似元宝而得名,南北长2000m,东西宽500m,距西岸200m,距俄岸300m,面积约0.74km2,岛上长年驻有中国官兵,修建有营房,珍宝岛大门,还有珍宝岛历史事件的见证:“英雄树”,是一处名传中外的战争遗址。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生产活动,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地区执行巡逻任务。自六十年代初期后,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中苏边界开始多事。六十年代中期后,苏联不断对中国庆没实施军事压力和威胁,在中苏边界上挑起事端,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中国边防部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了极大的克制忍让,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

  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入侵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圆差告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中国边防巡逻第二小组听到枪声后,在班长周登国的指挥下,给侧后的入侵苏军以沉重打击。随后,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发起反击,但遭到丛林中苏军的猛烈射击。中国边防战士于庆阳猛然跃起,向丛林苏军射击,吸引火力。苏军火力向他射击,击中他的头部,他倒下后不久,顽强地站起,端起冲锋枪继续向苏军冲击,直至英勇牺牲。副连长陈绍光指挥一个班迂回到丛林中苏军侧后,但一股苏军又从他的侧后冲来,两面机枪夹击他们。陈绍光一面指挥分队英勇还击,一面奋勇向苏军一个机枪火力点冲去。这时他身受重伤,仍然坚持移动到有利位置,打掉了这个火力点后,倒在了血泊中。经1个多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击退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
  3月15日凌晨,苏军边防军60余人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侵入。中国边防部队某部营长冷鹏飞奉命带领一个加强排登岛,与入侵苏军形成对峙。8时许,苏军发起攻击,冷营长沉着指挥,坚守有利地形,指挥部分兵力分割苏军,经一个小时激战,打退了苏军的进攻。

  9时46分,苏联边防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动6辆坦克5辆装甲车向珍宝岛接近,从南北两侧发起攻击,并以密集火力封锁江叉,拦阻中国边防部队登岛支援。坚守在2号阵地上的无坐力炮班长杨林,占领有利地形阻击苏军,待苏军坦克驶近到只有10余米远时,他接连投出5枚手雷,打乱苏军队形,使其一辆坦克闯入雷区被炸坏。杨林带两个炮班机动射击,他连续击中3辆装甲车,但他也不幸被苏军坦克炮火击中壮烈牺牲。

  13时35分,苏军边防军纵深炮火猛烈袭击中国防御阵地,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2小时后,苏军100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掩护下,发起第三次进攻。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减弱其火力。火箭筒手华玉杰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绒衣,先后击毁击伤苏军4辆装甲车。经50多分种激战,胜利地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第三次进攻。

  这一天,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并炮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同入侵苏军共激战9个多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击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进攻,胜利地保卫了珍宝岛。

  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70多人,向岛上敷设地雷,企图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登岛并拖回被中国边防部队击坏滞留在江叉的一辆T-62型坦克。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被炸坏的苏军坦克被中国边防军缴获,成为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中国边防部队在严寒条件下,面对苏军的先进坦克、装甲战车,毫不畏惧,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采取灵活的战术,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作战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保证了反击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黑龙江边防部队的英雄事迹,中央军委于7月30日发布命令,授予孙玉国、杜永春、华玉杰、周登国、冷鹏飞、孙征民、杨林、陈绍光、王庆荣、于庆阳等10名官兵以“战斗英雄”称号,给边防部队侦察连、一连和公安边防站等10个单位各记一等功一次。
  1969年的中苏边界冲突是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高潮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之间的一系列武装军事对抗之一。几乎导致了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国之间的战争。
  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失败后,尤其是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之春”事件)并提出“有限主权论”,中国认为这是对一个国家主权极其严重的挑战,今天是捷克,明天就有可能是中国。
  中苏决裂之后,从1967年到1969年初双方在该岛上的巡逻队流血冲突不断。
  1968年底乌苏里江封冰后,珍宝岛成为中苏冲突的焦点,苏联边防军一再武装登岛,拦截上岛的中国边防巡逻队,殴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甚至还开枪挑衅。1969年初,中方决定自卫反击。3月2日,中苏在珍宝岛发生了第一次武装冲突。面对上岛拦截中国边防巡逻队的苏军的武力干涉,已在珍宝岛中国一侧岸上隐蔽待命的中国精干小分队,奉命投入战斗。战斗进行了三十多分钟,双方各伤亡数十人,残余苏军退出了珍宝岛。当时的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回忆说:“这次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确实是经过中央批准,早有准备的。”当时正准备开中共九大,大军区首长均已来到北京,因此,中央军委专门在京西宾馆开设了一个房间,架设了专线,由他负责直接与前线联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负责掌握国际方面的情报,随时向周恩来汇报,并由周恩来下最后决心。为了最初的战斗,我们准备了两三个月的时间,从三个军抽调了三个侦察连,一个连二三百人,由有作战经验的参谋人员带队,进行了专门的训练和配备,打得干脆利落。
  1969年3月2日和3月15日,中苏双方的边防部队在乌苏里江上的一个岛上(中国一方称之为珍宝岛,苏联称之为达曼斯基岛),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动用了坦克、装甲车、飞机和当时的“秘密武器”——冰雹火箭炮。解放军使用了反坦克炮、无后座力炮、40火箭筒等轻武器和岸上的纵深炮火。苏联伊曼边防总队队长列昂诺夫上校阵亡,苏军的一辆T-62型坦克被击坏并被中国边防部队拖回运往北京展览。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公布的数字为:苏联方面亡58人,伤94人。中国方面公布的数字为:中国边防部队亡29人,伤62人,失踪1人。
  这次战斗中方称为“珍宝岛保卫战”。战斗之后中苏双方都在江岸集结大量军队。
  中国于1969年5月24日发表声明:中苏边界问题演变到今天的地步,不是中国方面的责任。但是,中国仍然准备通过和平谈判全面解决中苏边界问题,反对诉诸武力。 苏联于1969年6月13日发表声明称:沙皇专制虽然崩溃了,但俄罗斯国家的边界不应该毁灭,沙皇从未同中国签订过任何不平等条约。
  在边境冲突上,中苏边境地区的武装冲突从东段扩大到西段。同年8月13日,中苏在西部边界铁列克提地区再次发生武装冲突。苏军出动直升机掩护坦克装甲部队,在炮火支援下袭击在铁列克提地区巡逻的中国边防军巡逻分队。中国边防军几十人(一说38人,一说78人)被围全部阵亡。
  1969年9月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参加越南主席胡志明的葬礼后路过北京,与周恩来等会晤。之后局势得到缓解。主要原因在于苏联认定中国有核反击能力,并且双方都愿意防止大规模军事冲突。
  根据此次会谈时所达成的谅解,1969年10月20日,中苏两国外交部副部长级的边界谈判正式举行,谈判未取得任何进展。苏联向中苏边界增兵。中国开展“深挖洞、广积粮”的全国性战备运动。
  2005年4月27日,全国人大批准《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2005年2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表决批准该协议。根据该协议,珍宝岛是中国的领土。
  今天看来,珍宝岛事件具有双重意义,它既是中苏已临战争边缘,两国关系无以挽回的标志;同时,它又为中美关系的恢复提供了契机。中国一贯的反美立场迅速发生了改变,而美国对此也作出积极回应,中美迅速开始接近和对话。对此,当时许多人很不理解,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甚至批评中国右倾,毛泽东不管那一套,还理直气壮地说:“我就是右倾机会主义,你能把我怎么样?”

回答2:

自卫反击战
珍宝岛位置 珍宝岛位于黑龙江省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面积0.74平方公里,历来为中国领土,当地居民祖祖辈辈在这里从事生产活动,中国边防军也一直在这一地区执行巡逻任务。
自六十年代初期后,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中苏边界开始多事。六十年代中期后,苏联不断对中国实施军事压力和威胁,在段和中苏边界上挑起事端,从1964年10月至1969年2月,苏联军队在中苏边境地区挑起各种边境事件达4180余起。1967年后,苏联边防军开始入侵中国领土珍宝岛,阻挠中国边防部队巡逻队上岛巡逻,多次制造流血事件,打死打伤中国边防部队巡逻官兵多人,抓捕中国渔民。对于苏军的挑衅行径,中国边防部弊嫌队严格执行中国政府、中央军委的指示,采取了极大的克制忍让,但苏联政府对中国政府的严正抗议和警告置若罔闻,苏联边防军的挑衅行为毫无收敛。
1969年3月2日8时,中国边防部队派出巡逻分队登岛执行巡逻任务。苏军发现后,立即出动70多人,分乘2辆装甲车、1辆军用卡车和1辆指挥车,从苏联境内分路向珍宝岛急进,接近珍宝岛后,列开战斗队形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进逼,并以一部兵力向中国边防巡逻分队的一个小组侧后穿插。入侵苏军不顾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向其发出的警告,突然开枪射击,打死打伤中国边防巡逻人员6人。中国边防巡逻分队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中国边防巡逻第二小组听到枪声后,在班长周登国的指挥下,给侧后的入侵苏军以沉重打击。随后,中国边防巡逻分队发起反击,但遭到丛林中苏军的猛烈射击。中国边防战士于庆阳猛然跃起,向丛林苏军射击,吸引火力。苏军火力向他射击 现如今的珍宝岛守卫,击中他的头部,他倒下后不久,顽强地站起,端起冲锋枪继续向苏军冲击,直至英勇牺牲。副连长陈绍光指挥一个班迂回到丛林中苏军侧后,但一股苏军又从他的侧后冲来,两面机枪夹击他们。陈绍光一面指挥分队英勇还击,一面奋勇向苏军一个机枪火力点冲去。这时他身受重伤,仍然坚持移动到有利位置,打掉了这个火力点后,倒在了血泊中。经1个多小时激战,中国边防部队击退了入侵珍宝岛的苏联边防军。3月15日凌晨,苏军边防军60余人在6辆装甲车的掩护下,从珍宝岛北端侵入。中国边防部队某部营长冷鹏飞奉命带领一个加强排登岛,与入侵苏军形成对峙。8时许,苏军发起攻击,冷营长沉着指挥,坚守有利地形,指挥部分兵力分割苏军,经一个小时激战,打退了苏军的进攻。9时46分,苏联边防军在炮火掩护下,出动6辆坦克5辆装甲车向珍宝岛接近,从南北两侧发起攻击,并以密集火力封锁江叉,拦阻中国边防部队登岛支援。坚守在2号阵地上的无坐力炮班长杨林,占领有利地形阻击苏军,待苏军坦克驶近到只有10余米远时,他接连投出5枚手雷,打乱苏军队形,使其一辆坦克闯入雷区被炸坏。杨林带两个炮班机动射击,他连续击中3辆装甲车,但他也不幸被苏军坦克炮火击中壮烈牺牲。13时35分,苏军边防军纵深炮火猛烈袭击中国防御阵地,正面达10公里,纵深约7公里。炮击2小时后,苏军100余人在10辆坦克和14辆装甲车掩护下,发起第三次进攻。守岛的中国边防部队分割租燃手其步兵与装甲、坦克联系与苏军近战,减弱其火力。火箭筒手华玉杰越打越勇,在零下30多度冰天雪地里,甩掉棉衣和绒衣,先后击毁击伤苏军4辆装甲车。经50多分种激战,胜利地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第三次进攻。这一天,苏军先后出动50余辆坦克、装甲车和100多名步兵,运用直升飞机和纵深炮火掩护,并炮击中国境内纵深地区。中国边防部队同入侵苏军共激战9个多小时,顶住了苏联边防军的6次炮火急袭,击退了苏联边防军的3次进攻,胜利地保卫了珍宝岛。17日,苏联边防军又出动步兵70多人,向岛上敷设地雷,企图阻止中国边防部队登岛并拖回被中国边防部队击坏滞留在江叉的一辆T-62型坦克。中国边防部队以炮火将其击退,被炸坏的苏军坦克被中国边防军缴获,成为苏联侵略中国领土的铁证。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得到了后方有力的支援。黑龙江合江地区和生产建 设兵团第三师,组织了一万余人的筑路队伍,抢修公路380公里,桥梁94座,还出动了汽车600多辆,为前线运送粮食、弹药。当地群众支前抬担架的人数达6000多名。出现了新婚妻子为丈夫报名、父母为儿子申请的动人场面。担架队员冒着严寒和枪林弹雨,舍生忘死地抢救受伤战士。人民群众无私、无畏的大力支援,是珍宝岛反击取得胜利的强大保障。
我军将士在守卫珍宝岛(近年)珍宝岛冲突爆发后,苏联领导层反应十分强烈。以苏联国防部长格列奇元帅、部长助理崔可夫元帅等人为首的军方强硬派主张“一劳永逸地消除中国威胁”。准备动用在远东地区的中程弹道导弹,携带当量几百万吨级的核弹头,对中国的军事政治等重要目标实施“外科手术式核打击”。同时,苏联还与美国联系,试探性的提出联合对核武器发展尚处初级阶段的中国核力量实施摧毁性打击。苏联同时在国际上制造舆论,并且妄图在共产主义大会上驱逐中国共产党,孤立中国。
1969年6月后,苏联继续在边界地区挑起事端,冲突不断。1969年8月13日出动上百名步兵,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侵入我国新疆边境,制造了铁列克提事件,导致中方近40名士兵牺牲。
虽然当时苏联向美国提议联合攻击中国,但美国总统尼克松与其幕僚商议后认为西方国家的最大威胁来自苏联,一个强大中国的存在符合西方的战略利益。苏联对中国的核打击,必然会招致中国的全面报复。这将导致全世界范围的核战争,苏联的行为不亚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所以,美国迅速将苏联秘密向美联社内容公开,提示中国事态的异常严重性,随即中国全国进入核战准备状态,部队进入一级战备,高层人员开始疏散隐蔽。
当中苏两国已进入战争边缘的时刻,苏联领导人出于全球主要战略对手是美国、战略重点在欧洲、难免在袭击中国后遭报复等多方面考虑,突然采取了缓和措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利用9月上旬赴越南吊唁胡志明之机,突然向同去吊唁的中国代表团表达谈判的愿望,随后的周恩来总理和柯西金的会晤暂缓了双方的紧张态势,但并没有得到任何解决。中国和苏联从此开始进入了将近20年的敌对备战状态。战后
中国边防部队在严寒条件下,面对苏军的先 进坦克、装甲战车,毫不畏惧,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采取灵活的战术,用鲜血和生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作战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保证了反击作战的胜利。为了表彰黑龙江边防部队的英雄事迹,中央军委于7月30日发布命令,授予孙玉国、杜永春、华玉杰、周登国、冷鹏飞、孙征民、杨林、陈绍光、王庆荣、于庆阳等10名官兵以“战斗英雄”称号,给边防部队侦察连、一连和公安边防站等10个单位各记一等功一次。
编辑本段坦克争夺战
苏联T-62坦克1969年春,中国北疆燃起战火,震惊中外,影响了此后数十年中国国家军事战略、外交战略。同年6月,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打倒新沙皇》展览,展出了此战缴获的苏军T-62坦克,成为苏军入侵我国领土的铁证。
这辆坦克,战斗编号545,产品代号166,生产编号703B241。是苏联继T-54、T-55坦克之后发展的新一代主战坦克。1961年投入生产,1962年服役。T-62坦克的生产,一直持续到1975年,据西方军事专家估计,共生产约2万辆。
在20世纪60—70年代的大部分时间里,一直是苏联主战坦克的标准配备,到20世纪80年代逐渐被T-64、T-72、T-80取代。这辆坦克,由苏联哈尔科夫坦克制造厂制造。设计上,大量继承苏联原有坦克的稳定性和相似外形,但车内更加宽敞;柴油发动机安装在车体后部,具有良好的越野性能。与以往坦克最大的不同是炮塔设计。炮塔安装位置延伸至第3个负重轮,体积庞大,战斗全重37吨,乘员4人,全长9.4米,车长6.91米,车宽3.37米,车高2.25米,装V-55 12柴油引擎,580匹制动马力,转速2000/分钟,速度5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451千米。其装甲厚度最薄处15毫米(顶部),最厚处242毫米。其新式115毫米2A20式滑膛炮,威力强大,能以初速1650米/秒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零射角时,可穿甲300毫米以上。驾驶系统、火控系统配备红外线夜视、夜瞄装置(驾驶员视距60米、车长视距300—500米、炮长夜瞄视距800—1000米),火炮通过双向稳定操作系统,可实施行进间射击(T-55、我59式坦克均为短停射击),这是T-62坦克主要创新技术。
炮击沉江
1969年3月2日,苏联军队入侵我国黑龙江省虎林县乌苏里江上珍宝岛,中国边防军被迫进行自卫反击,给入侵者以沉重打击。
3月15日凌晨3时许,苏军30余人穿过冰雪覆盖的乌苏里江,悄悄登上珍宝岛,即被我边防军侦察排监视。8时,中国巡逻分队登岛巡逻,苏军发起袭击。中国边防军早有准备,经1个小时激战,击溃苏军。9时46分,苏军以坦克、装甲车引导步兵由岛北侧发起第2次进攻,以4辆坦克由岛南侧江岔迂回攻击,企图切断中国军队的后路。我巡逻分队随即开火,阻止苏军步兵前行。这时,苏军坦克绕过岛南端从岛西包抄过来。为将苏军坦克引向事先布设的反坦克雷场,我军用40火箭筒(一说为75无后座力炮)向为首坦克开火,击穿其左侧车体,打断该车车长大腿。该坦克受伤后,仍能行走,扬起滑膛炮,寻着火箭筒发射方向开来,其它坦克跟进。忽然江面上传来巨响,苏军坦克碾上了反坦克地雷,履带被炸断,瘫痪在江面上。后面的坦克见事不妙,原路逃回。事后证实,中国反坦克火力击穿了T-62坦克防护比较薄弱的左侧车体装甲,当时没装防护裙板。坦克挨炸后,苏军发起更大规模进攻,企图把坦克强行拖回,均被击溃。夜晚,苏军又派出工兵,企图炸毁坦克,也没有成功。接着,苏军重炮朝坦克方向开火,企图摧毁,但未命中,却炸塌冰面,使坦克沉入江底。
打捞过程
1969年5月,军事博物馆派人到沈阳军区征集文物,走遍乌苏里江沿岸,重点是珍宝岛、黑瞎子岛。了解到,我边防部队击中的苏军坦克,沉入乌苏里江,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型号,但对于珍宝岛之战、对于揭露苏军入侵真相,无疑是一件极有意义的战利品。沈阳军区、装甲兵部队等有关单位组成打捞工作组,由海军潜水员下水寻找、定位,经反复探寻,找到坦克。开始想使用牵引车、拖拉机拖上来,但马达一响,苏军就打炮。最后,使用人力推动的绞盘,将坦克一步一步拖到岸上。经装甲兵鉴定,确认为苏军最新式的T-62坦克。各级官兵都非常高兴。因坦克体积庞大,无法行走,沈阳军区紧急动用工程兵修路,加固沿途桥梁,使用载重机、起重机,将坦克拖到哈尔滨,然后从哈尔滨经铁路运到北京。
1969年5月24日,545号T—62坦克运到军事博物馆。5月30日,当时军委办事组向林彪、周恩来等中央有关常委请示,“拟连同缴获的苏修其它武器、装备器材一起展出”,获得批准。
此间,我装甲兵和第四、第五机械工业部科研人员到军博,对T—62坦克装备、设备进行了全面研究,对改进提高我军坦克战术技术性能起到很大作用。
到军博的545号坦克,外形基本完好,车体重新涂漆,原轮子、履带炸毁缺失,只好配上国产59式主战坦克轮子和履带。坦克左侧车体1个小孔,系我军反坦克火器击穿的,原状保留,现在还可以看到、摸到。部分仪器设备、副油箱等缺失。
编辑本段珍宝岛战役影响
中国在珍宝岛冲突中的表现让全世界看到了一个不屈不饶的新中国,面对强权毫不低头,中国军队的英勇善战也让苏联意识到仅靠战争手段很难征服中国,直接遏制了苏联的战争企图。
中国军队在冲突中暴露出的许多问题在事后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尤其是当时非常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手段,而经过多年的奋起直追,今日我国的反坦克装备和技术储备已位于世界前列。对于世界而言,珍宝岛战争使中国领导人认识到美国并非中国的敌人,而且可以成为中国的战略盟友,由此拉开了中国和美国及西方世界改善关系的帷幕,中国在国际上的战略地位得到提高,中国顺利加入联合国,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加重,使中国真正成为一个大国,中美苏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